杨天强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平睦镇中心小学五峰教学点 535315
摘要:评价是课堂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有效恰当的评价方式及内容,可以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既能让学生认识的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又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之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关系,教师可以快速确定最佳的教学目标及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学评价,丰富评价语言及形式,注重评价过程,关注到学生的努力及付出,给予学生公正的评价,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能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教学工作的开展才会更加顺利、高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有效性
就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来看,部分教师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经常提及学生的缺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唤醒学生的意识,使得他们能更加努力地学习,但事实证明这样的评价只对部分学生有用,大多数学生会因为教师的训导而产生自卑心理,出现厌学的情绪,如果不作出改变,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新课改中也强调了教师的评价不应只为了考察学生的成绩是否有所提升,还应检验教师的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设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评价模式,找出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评价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一、注重激励性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能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急于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所以当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时,能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自信心也会不断提高。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不断拓展其创造性思维,课堂就会呈现出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特别对于学困生或是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或是由于性格内向导致交际出现问题的学生,教师更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
二、评价语言要准确、清晰、有针对性
教育观念的更新使得教师的口头评价由消极走向正向积极化,但是笔者在听课过程中经常会听到诸如“很好”“不错”“太棒了”等一些空洞缺乏实际意义的口头评价。评价不是陈述,而是分析、是权衡、是预测、是判断,是一种认识性活动。这样一些模糊、泛化、机械的语言,根本起不到有效评价的效果。其实,教师这样评价,学生弄不清自己到底好在哪里。教师应该准确地肯定学生哪些方面好。比如对于读书读得正确流利却缺乏感情的孩子,老师这样评价“如果你能把语速慢下来,加入自己的情感,就更好了。”这样的针对性的口头评价,才能真正的促进学生进步。
笔者还发现有的学生的作文书写比较潦草,这时教师可以根据该同学的实际情况这样评价:“某同学的作文立意新颖,这值得同学们向你学习,书写要是再整齐一些就更好了!”这样的评价,不仅热情地肯定了学生的优点,也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学生所存在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了明確的努力方向,帮助学生能够扬长避短,不断成长。
三、及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教师在学生发言后总是即时给予评价,或对学生的错误反馈给予否定和纠正。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及时评价会激励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有时对于一些比较难的问题,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思考得周全,或者不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这时教师应适时巧妙运用延时评价。所谓延时评价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不应立即去评价,而是留下一些时间,由学生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去开拓发现问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延时评价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起着重要作用。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期。因此,教师适时运用延时评价,给学生一个自由思维的空间,让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等。
四、开展多元化评价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通常都是教师单向评价学生,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以及自评,多元化的评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自评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不断反思个人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提高自主性与独立性,促进学生不断成长与进步。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也是一个交流与学习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自我,认识个人的缺点与优势。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帮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进步。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不仅可以有效地活跃学生的思维,也能够成功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促进同学们以积极的情感参与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精彩。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以科学的评价方式来提升教学有效性,以准确的评价指引学生不断进步,以生动的评价活跃课堂气氛,助力学生个性成长,充分彰显语文课堂的人文性、民主性、开放性。教师要注重差异化评价、科学评价和全面评价,切实尊重学生个性,彰显出评价的艺术性和教学价值,润泽学生的心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马玉春.从核心素养出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17)
[2] 王福财.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
[3] 李萍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8(08)
[4] 刘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