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0期   作者:杨莉静
[导读] 语文学科的教学,阅读与写作是重中之重,

        杨莉静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第三中学  558100
        摘要:语文学科的教学,阅读与写作是重中之重,且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良好的阅读能力,定能在写作上有所成效;优异的写作水平,定能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在阅读与写作方面,比重越来越大,对学生在读写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阅读与写作训练,提高读写教育质量,增强学习效果,是语文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基于此,对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引言
        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能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叶圣陶先生指出:“读与写的关系密切。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二者皆运用思考之事,皆有关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之事,故而相同。
一、“读写结合”基本概述
        “读写结合”的核心是阅读与写作的高度融合,通过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实现最大化的教学目标,这也是新课改引入的重要教学手段,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读与写是初中语文中相互关联的,具有统一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只有将读写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师通过读写训练,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文字表达与理解能力,实现最大化的教学效果。
二、读写结合教学的应用
        (一)读写结合教学在叙事文中的应用
        叙事散文这类题材的文章主要是根据特定的人称和故事发展顺序进行事件叙述,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学生在学习这类文章时应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去阅读感知,这样理解起来会比较容易。同时,叙事散文也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写作的作文题材。然而,要想写好一篇叙事散文并不容易,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做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方法的指导。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应采用读写结合教学,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感知课文内涵,梳理文章写作脉络,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明确文章主题。基于此,教师在教学叙事散文写作时,应善于创设生活化情境,运用丰富多样的描写方法,或者利用某一表现手法突出文章主旨,引导学生试着仿写。叙事文一般通过某个瞬间举动感动别人。学习这类文章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切身的感知,对文章所要表达情感产生更深的感知,进而反思生活,成长起来,为其今后的阅读写作夯实基础。例如《背影》这一文章中,朱自清对父亲买橘子背影的描述。教师可以根据这段描写,让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亲之间的故事。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对文章的学习,学生可以在生活的点滴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浓浓的爱,从而在写作中流露真情实感,打动人心。
        (二)以细节阅读提升写作质量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阅读的过程中,还要重视细节阅读。

海量阅读能使学生开拓写作思路,积累写作素材,比较阅读能使学生掌握写作技能,而进行细节阅读则能使学生在写作质量上有所改善和提高。语文教师既要有整体规划、把握阅读质量的能力,又要在细节阅读教学方面下功夫,细节阅读的分析和理解,对写作方法和思路的开拓,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学生在进行细节阅读的过程中,能对文章的布局谋篇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能对重点段落的描写进行详细赏析,能对好词佳句开展细细地品读和体会。教师在开展细节阅读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最好能用专门的笔记本对细节的知识点如好词佳句等进行摘抄,对写作思路与方法进行总结,熟练理解和记忆,做到活学活用,恰当地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从而提升写作质量。开展了细节阅读,如何有效地落实到写作环节中去,是值得每个教师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建议语文教师应当有意识地针对细节阅读,开展有针对性的细节写作训练,比如开展人物描写训练,心理活动描写训练,语言描写训练,动作描写训练等,从细节写作训练,字、词、句、段的细节运用方面,不断磨炼、捶打学生在语言应用、语言感觉方面的能力。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和水平。
        (三)创新教学形式
        教师要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改变教学形式,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法时,要做好准备工作,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形式,确保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阅读和写作都有相应的教学程序,所以在将阅读和写作教学相结合时,教师要做好教学方案的设计:第一,要制定读写活动目标,确定与阅读文章内容相关的作文命题;第二,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使其有助于学生的理解;第三,要指引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教授学生写作技巧;第四,要让学生列出写作提纲,使阅读更有针对性;第五,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不足。例如,《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作者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著作,其情节生动形象,赞扬了师徒四人不畏艰险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四)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读写结合”原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与阅读能力,拓展知识,深化语文学习能力。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需明确“读写结合”的内涵与目标,鼓励学生深入阅读拓展写作,提升综合素养能力。而创建“读写结合”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有计划性地引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选择适宜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科技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课文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朗读,弄懂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思想感情。接下来,就需要找出文章的动作、外貌描写语段并进行分析。学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进行课题探究。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贯彻“读写结合”教学原则,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需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与理念,融合读写元素,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实现语文知识的高度整合,深化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从而成为全面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郜志刚.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9(08):18-19.
[2]聂红.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读写结合的策略[J].新智慧,2019(23):123.
[3]刘芳.试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9):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