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0期   作者:王晶瑾
[导读]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课程中的重要部分

        王晶瑾
        克东县蒲峪路镇中心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 164800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语文课程中的重要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阅读知识、提升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下文结合实践教学案例做出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提升语文阅读的教学有效性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小学时期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一定要在这个时期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给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将来能够成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小学语文阅读是语文学科构成的一部分,学生学好阅读才可以真正地学好语文这门学科。我们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阅读的技巧以及方法,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更加有效地提高其自身的学习能力。
2 阅读的意义
        几乎各类教学科目都离不开阅读。学生要通过阅读,理解内容的含义,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首先可以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有许多汉字都是他们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或者是通过请教他人,在平时的阅读中主动识字积累的。不仅如此,阅读还能加深学生对已经认识汉字的印象,达到加强巩固的目的。其次,阅读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对象的理解,能够促进其对一些常用词语的正确理解及运用。汉语言是世界上含义最丰富的语言。一词多义,同义多词,褒义贬义,修辞手法等语言现象,看起来虽无甚差别,但表意却大相径庭。只有通过不断阅读,方能品味其真正用意和深层含义,而不至于不辨东西,胡乱解释。另外,教师通过阅读,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小学生获得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其审美情趣,促使小学生美好道德情操的形成。
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3.1 积极构建问题情境,拓展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阅读文本中包含许多知识,但是由于小学生接受阅读知识的能力有限,而且他们所储备的知识也难以理解许多问题,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构建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可以更好地接受阅读知识,学生也可以在构建情境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掌握阅读能力,而且在问题情境中也可以提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可以积极构建问题情境,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可以逐渐提升学生掌握阅读知识以及分析阅读问题的能力。例如,阅读文章《庐山的云雾》中涉及需要关于云雾描绘的文字非常美丽,这是作者表达出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些文字如“飘飘欲仙”“腾云驾雾”以及“变幻无常”等,小学生难以理解这些文字的含义,同时也难以通过这些文字体会云雾之美。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设计对应的教学情景,进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庐山云雾之美。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飘飘欲仙的画面,让学生能够通过视觉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在理解基本含义基础之上而联系文章的内容,可以有效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进而可以提升阅读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3.2 让多媒体技术为古诗词教学服务,创新方法
        古典的诗词文化是我们优秀的精神食粮,也是每位小学生都应当掌握的知识,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深厚文化积淀的象征,其优美的古诗词中不仅包括了语言的节奏美、韵律美,更富含丰富的意境。经常朗读古诗词的人,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文学的魅力和馨香,另外,古人的一些智慧和优秀品质,也会对读者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李绅的《悯农·锄禾》就可以让学生懂得劳动成果的不易,继而形成勤俭节约的意识和习惯,又如,孟郊的《游子吟》就可以让学生形成感恩意识,未来随着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度不断更新,他们还将对“儿行千里母担忧”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省去了教师大量板书的时间,并且通过投影设备,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生动、形象、趣味的教学氛围,所以,语文教师也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展示古诗词中的视频意境,让学生在浏览视频的基础上,更实现思维的发散和想象,在多次的阅读中积累点滴古诗词阅读经验,这样就可以带着更强的自信和成就感参与到更复杂的古诗词学习过程中,从而爱上古诗词,乐学古诗词。
        3.3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思维导图的创建,它的出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还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我们在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还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阅读思维的建立。我们利用思维导图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不仅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学生看到对文章不同角度的理解,激发了他们阅读理解的潜能。例如,我们在向学生讲解《纸的发明》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放出纸的发明的思维导图,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梳理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理解。然后,我们给学生细致地讲解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在课堂的结尾给学生出一两道题的小测验来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我们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如何对文章进行阅读理解,还能培养他们学习语文阅读的能力。
        3.4 阅读与背诵
        按照国家要求,小学生都要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并能够背诵一定量的古诗文,只是不同年级,要求不同。从这一要求出发,我在教学中,会把小学生的阅读与背诵相结合,在班里设置读书角,从学校给他们借来一些图书,自己从家里拿一些,也鼓励学生自己带一些。这样,班上就会有许多图书供他们自由阅读。对一些朗朗上口的古诗词,或者是吸引人的短小现代文段,我会鼓励同学去背诵。为使阅读成为风尚,我会定期举行阅读成果展,一是让学生展示自己在一定时间内所阅读过的书籍,看看谁的阅读量大,看看大家都读了哪些方面的书籍,顺便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展示自己的阅读笔记,看看哪些同学都有阅读记录,甚至写了阅读体会。三是检查同学的背诵情况,看看他们都背诵了哪些诗词或片段,背诵的量怎么样。
4 结束语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小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而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出现不仅可以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还能丰富他们的课堂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我们进行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我们在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让他们的知识面得到拓展,使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得到拓展。
参考文献:
[1] 高福琴.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才智,2019(27):114.
[2] 杨联.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研究[C].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34.
[3] 朱海栋.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提升策略[J].华夏教师,2019(18):71.
[4] 唐美文.新课改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观察,2019,8(17):103+111.
[5] 刘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案例浅析[J].文学教育(下),2019(06):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