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英花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第二中学 青海 海西州817079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未来人才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核心途径,初中教育又是教育的关键阶段。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阶段对中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则越来越成为初中教育的重点。本文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关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中学;语文;创新思维
教育体制不断适应社会、不断进行改革。面对国家对创新思维能力要求的提高,中学教育尤其要重视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性学科,要率先扛起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大旗,以其鲜明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的学科特色,一定能做好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重视课堂,为学生栽种创新思维的种子
语文课堂在大多数中学生的眼中是极度枯燥且乏味的,由此,中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兴趣一降再降。那么,语文教学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打破语文课堂枯燥乏味的标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之前,语文课堂要首先做出创新。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给学生机会去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非一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在课堂中,教师不能只进行毫无过程的输入,而是要让学生主动进行输出,要主动去聆听学生的意见,要和学生成为同学,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其次,教师要学会抛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能够自己得出答案。语文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此教师不能固化学生的思维,而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其形成正确的创新思维。利用课堂,引领学生自己寻找合作的伙伴,自己去探讨、去思考。尽量将有思维深度的问题提到课堂上进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学习的热情都相对较低,若是布置学生自己课下思考,那么思维锻炼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格外重视课堂,尽量将朗读、背诵、抄写等思维深度低、重复性强的工作留到课下,将引导学生思考与鼓励学生发言作为课堂的重心。一来,可以营造思考的良好环境,二来,给予学生一定的压力,调动全部注意力去思考。
2.摒弃大众思维,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创新,顾名思义就是要打破旧有的,树立崭新的。那么培养创新思维的第一步便是要摒弃掉大众思维,敢于质疑现有的。
引导学生有众人皆浊我独清的独特,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敏锐。学生只有学会质疑,才能进而去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学生若是毫不怀疑地相信现有的一切,完全接受现在的一切,没有任何质疑,那么创新也就永远不会发生。因此,在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发掘教材课文中议论性较强的文段,引导学生对该文段进行思考,进而敢于提出疑问、善于提出疑问。譬如在进行文言文《河中石兽》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分段进行讲授,讲到在河中寻找石兽时,向学生抛出“应该去哪里寻找石兽”的问题。讲到僧人们在下游寻找却没找到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下游找不到。讲到讲学家的观点时,引导学生思考按着讲学家的指导是否能找到石兽。讲到老河兵时,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说的是否有道理,学生有没有想要反驳的点。像这样,一片短短的文言文便有不少于三个的思考点和质疑点,给予了学生大量质疑点,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质疑能力。
3.重视实践,思考、聆听、表达要共同发展
如果一个人听不到,那他必然不会说话,更不会思考,反之亦然。思考、聆听与表达缺一不可。教师在抛出一些思考点后,一定要留下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人是独立的个体,不同的个体因为性格、环境、经历等的不同,面对世界的态度不同,面对问题的思考角度与观点便会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学生独立思考过后,教师可以采取小区讨论或是邀请学生向整个班级分享自己的思考结果。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主动分享,一旦发生,必然伴随着表达与聆听的发生。思考是加工的环节,只有进行了充分、到位的加工,产品的质量才能过关。同样的,只有进行了充分全面的思考,才能得到独特的思想。表达,要通过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思想具体化。让他人接受观点的前提是他人能够理解,而表达则是使他人理解的关键。表达的学生能够让其他同学理解,才能认为这位同学的观点是成立的,是有意义的。聆听是最重要的,首先要聆听到有关问题的阐述,否则将无法进行思考。其次,在聆听他人的思想成果的同时,可以检验自己的思想或是丰富自己的思路,进而扩大思想的广度、拓宽思想的深度。
4.小结
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同样的,这一系列培养措施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落地并贯彻到位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从过去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理念中走出,积极适应新的培养方式。教师的培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相信这很快就能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高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1):73-74.
[2]王志峰.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7):156.
[3]齐永慧.略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9,(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