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佳旭
哈尔滨市实验学校 150070
摘要:初中语文的教学对中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本文作者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探究激励性评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对教学者有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激励性评价;运用
一、激励性评价概念
激励性评价指的是教师通过语言、行为等对学生表示肯定或者赞赏,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自信满足喜悦的一种策略。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养成的关键时期,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成长和表现,在课堂上运用激励性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在学习中找到动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二、运用激励性评价的方式
(一)运用口头语言激励。
一种是激励学生发言。据调查,初中学生的发言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发言积极性逐渐降低,学生对于简单问题回答的积极性高于难题的回答积极性,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提问的问题比较难回答,整个课堂就是一片沉默,这时候激励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第二种是对学生发言进行激励性评价。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体验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主动发言后,教师要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二)加分激励
很多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设置了随堂记录卡的模式,记录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会得到额外的分数,在小组学习中表现良好、积极的学生也能得到加分,并且把分数公布在黑板上,让同学们都踊跃发言参与课堂。
(三)书面语言
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适当的点评,点评的话语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表达出真实的观点,可以是作业完成的情况、字体是否工整、语言是否优美、有没有进步等等,让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四)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可以是一个眼神、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等,都是对学生表示满意的举动,也可以用摇头表达教师对学生的不满意,学生则立即改正自己的错误。
除了以上的激励方式,也可以设置一些奖项激励的政策,让学生们为了目标去拼搏。
[1]
三、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人是多元化的,为了评价学生更全面,要从多个主体角度进行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认识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优势和长处,改正学生的短处。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也要保持多元化的思维,不能以单一化的标准去评判学生。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
激励性评价既要面对全体学生,也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评价内容可以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展开进行综合的评价。评价的时候,尽量做到客观公正,找出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改进,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景》一文时,老师先让学生们独立进行朗读,朗读完成之后,学生们相互交流自己朗读的效果、优劣势,小组同学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点评,指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自己也能获得启发,做到扬长避短。最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清楚自身的优劣势,也从别人那里获得经验,不断地帮助改进学习方法。[2]
四、多层次进行教学评价
激励性评价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正确的判断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力,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对待优等生,要学会“挑刺”,消除自负。优等生学习各方面都比较好,教师过多的激励让学生产生自负的情绪,认为自己就是最好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评价,在学生们的评价中,让优等生明确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打消其自大的情绪,在学习上做得更好。
对待中等生,要激发学生自信。中等生在学习中不容易看到自己的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也是很大的突破。对中等生要采取以我比我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进步。教师在平时的课堂和作业表现中,也要善于察觉学生的变化,比如字体比之前工整了、学习效率高了、语言把握更准确了等,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收获,更愿意去主动学习。
对待学困生,要消除自卑感。在教学中,学困生是一直存在的,有一些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他们在班级中不受到重视。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要多鼓励学生去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做好每一件小事,比如我上课积极发言、我按时完成作业了等,这些小的细节之处教师都要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信。
例如我们班有一位同学性格比较内向,为了鼓励他朗读《黄河颂》,我可以这样说“老师多想倾听你美妙的声音,可以给老师和同学们朗读吗?”,学生朗读完之后,我便说“你的朗读非常棒,节奏把握得很好,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黄河的浩大气势”。在激励中学生的自信心逐渐增加,从而爱上语文课堂。
结论:语文教学的激励从细节出发,多角度多形式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和发展方向,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激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居锋.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运用[J].文科教学探索.2016.
[2]程秋香.激励性评价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