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秋标
鄞州区钟公庙中学
摘要: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相应的培养学生科学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具体措施。最后,提出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策略;科学素养
自主学习的含义
关于什么是自主学习,国内外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解说,各个专家、学者从各自研究的角度赋予自主学习以不同的含义。本文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从本质上讲,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方法是有计划的或经过练习已达到自动化的,学习的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过程自我监控,他们还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
中学生科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1.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
1.1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独立倾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成长。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为学生质疑问难创造条件,促使他们的潜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例如,在做CO还原CuO的实验时,教材中介绍了两种处理尾气的方法:方案一是用气球收集尾气;方案二是改进实验装置用酒精灯的火焰燃烧掉CO。利用这两套装置,引导学生分析各装置的利弊:方案一中气球吸收,不方便、不保险;方案二中用酒精灯燃烧处理,不节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出各自的处理方案,集思广益,同学们一致认为以循环利用法来处理尾气是一种更好的方法。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去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还原同样多的CuO,采用循环利用法可以减少CO的用量。
1.2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重视每一个学生的观点和问题,善待学生的“插嘴”,允许学生“插嘴”,自觉参与讨论,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提出的简单的、复杂的、重要的、次要的问题,教师都要及时作出回答,即使不回答,也应给以合理的说明。同时,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科学内容自身的特点,按照学生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还要提供表现机会,相互交流见解,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比如,让学生扮演,并沿着学生的思路去开拓他们的思维;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方法,取长补短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得到了重视,自信心自然越来越充分。
1.3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评价中成长。教师应多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对学生在学习中的独到见解和探索成果,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例如,在课堂提问中注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评作业;在一个单元或一章结束时,让每个学生都为自己出一份测验题并标明自选的等级组,然后从中选出符合组内大多数学生水平的题目组成试卷,让学生自测自评,最后老师讲评……。多种多样的评论活动,对学生巩固自己的良好个性品质、发展自我意识是很有作用的。
2.加强学习策略的引导,保证自主学习顺利展开
2.1阅读技能的培养
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基本知识的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均来自教材,教学中引导、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可使学生逐步形成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风气,充分调动他们听课的积极性。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根据教材内容及知识结构,学会粗读和精读有关内容。例如,对于教材新内容的预习,由于只要求在阅读时掌握所学知识的概貌,将教材内容在脑海中串联成线,了解知识的条理特点,故只需粗读。
相反,对于教材中的概念、结构特点、性质特点、实验现象及物质的用途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则需反复阅读、体会、思考、记忆,对于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则需在阅读中加以对比,体会特点,增强记忆;对于有疑难的地方,则要做出标记,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2.2质疑技能的培养
首先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养成经常设疑的习惯。选择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如成就需要等,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演示Al(OH)3分别和HCl、NaOH反应的实验,然后设疑:为什么Al(OH)3既能和HCl反应又能和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呢?Al(OH)3究竟是酸还是碱呢?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能较好地得到激发,并促使学生去认真地研读教材。
2.3反思技能的培养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他们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不是自己设置的标准。反思是自己思维与学习建构过程的一面镜子。通常教师可以从错误反思和相关反思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反思技能。
3.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储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1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
教师应根据所观察事物的特点,指导学生从大到小、由远及近、由点到面、由短期到长期、由宏观到微观,使学生学会全面、系统地观察,训练出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如,在“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就应该引导学生不应停留在金属钠在水面上“跑来跑去”这一“好玩”的实验现象,而应引导学生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反应放出气体、液体颜色变化、滋滋的声音等等实验现象。只有现象观察全面了,才有可能结合其他知识彻底搞清“钠与水反应”的实质。
3.2注重实验研究
首先要重视课堂演示实验。课堂演示实验应尽量让学生去观察实验现象,切勿包做包讲。当然,仅仅观察课堂演示实验还是不够的,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化工生产中的实验现象。其次要注重验证性实验。科学教材中很多是验证性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基本方法。最后要精心设计探索性实验,甚至可以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更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4.科学自主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1自主学习需要教师
自主学习的过程并不是说不再需要教师,只是我们要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给学生,教师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帮助者的角色。教师要精心备课,对学生自己或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能理解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指导重难点时要在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范围内,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的学是核心,教师的导是关键。教师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引导学生的思想脉搏,抓住学生的疑难结蒂所在,方能点到关键和要害,达到“心有灵犀”的最佳效果,使教师的引导起催化剂的作用。
4.2自主学习指导必须因人而异
学生如果不能从自主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就会丧失学习的信心,从而使整个自主学习指导计划流于形式。学生的学习情况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身心状况、师生关系、家庭环境和个性特点等方面各不相同,必然会导致他们的学习方式、方法的不同。所以,自主学习指导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制定学习指导计划,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认知特点和学习材料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做出恰当的自我评价,顺利解决问题,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的学习完成由他控到自控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戴风明、陈锦秀,关于中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认识与实践,教育探索
[2]孙晓枫,谈科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山东教育
[3]赵炳礼,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策略,理化生教学,宁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