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景慧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青云中心小学 安徽省亳州市 236800
在大语文观环境下,作为小学老师更应该重视小学生的课内课外阅读,特别是如何做好低年级课内课外阅读衔接,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所在,而课外阅读又是对课内阅读的延伸,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两者紧密结合,做到相得益彰,就能把低年级学生带入课外阅读的殿堂,为他们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而且小学低年级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阅读文本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且我。能够非常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做好低年级课内课外阅读的衔接呢?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以身示范,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老师和家长要互相配合,做到家校合一。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思维能力较低,比较贪玩,不可能立刻对阅读产生兴趣,需要教师和家长提供适合阅读的环境,采用循序渐进,逐步引导的方式,逐渐培养起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我自己的孩子班级里,他们的语文桑老师,数学张老师搭班非常好,他们为了给班级学生创作一个适宜阅读的环境,在班级内设立了图书角,鼓励他们把自己喜欢的一些图书从家里带到学校放在图书角的书架上,供其他同学早上或下午来早是同学一起阅读,共同分享。这样孩子们逐渐养成了进班就阅读的好习惯。在家的时候,孩子拿出课外书如饥似渴地读着,我也在旁边拿一本书来看,安安静静的,互不打扰。看到精彩的地方,孩子还会快乐地拉着我的手说:“妈妈,快看看这一段”,这时,我会说“瞧,把你乐的,让我也看看”。所以,家长和教师做好示范,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很重要。
二、以课内阅读为基础,注重阅读延伸,拓展,将课内所得之法,运用于课外阅读中,拓宽学习的外延,使学生的“阅读经验”与“生活经验”在全方位的接触、碰撞、升华。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从课文的题材出发,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不同体裁在表达思想情感方面的优势,也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积累。比如,孩子学过《一匹出色的马》,老师推荐孩子课下读一读《七色花》,学过寓言《揠苗助长》,老师可以推荐孩子读《中国寓言故事》,家长也可以随着孩子学习的进度,给孩子提供相应的课外书籍。在家,孩子跟家长分享课外书中的所见所得,在学校,学生们互相讨论自己的心得,这何尝不是家长和老师们最想看到的呢?课内课外,生活处处皆学问。课内阅读打基础,学方法,再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赏文学之美,激阅读之欲,养阅读之习。孩子如此,教育之成功不远矣!
三、借助经典绘本故事(最好是汉字上面注有拼音的),让低年级的孩子爱上绘本,爱上阅读。
这一点我感受最深。我家的孩子和我带的班级里的孩子,从一年级我就开始在网上给孩子买绘本故事,因为这些绘本每本很薄,每页配有精美图画,每页有一行,两行字,而且配有注音。孩子看的快,同时还能欣赏到美丽的图案,也能让孩子充分的展开想象。
一年级,我家孩子和我教的学生,看的绘本有《葫芦娃》、《黑猫警长》、《恐龙全套》、《十万个为什么》、《西游记》全套有二十本等,孩子看的废寝忘食,有时,不看完就不愿吃饭。我深深地明白:孩子是被绘本中优美的故事吸引住啦。我内心无比的欢喜。二年级,我把难度稍微加大,绘本逐渐加厚,比如,《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三毛新生记》、《父与子》等,有时,孩子看着会突然哈哈大笑,有时看到三毛被人欺负,又会泪流满面。孩子的理解能力逐步增强,我推荐孩子们看《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论语》等绘本,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让孩子在阅读的道路上走下去;就这样,用这种方法,我教的孩子和我家的孩子从此爱上了绘本,继而爱上了阅读。我内心感到无比的欣喜!
四、推荐好的课外读物,尽量引导孩子阅读精品名著。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国学经典理应被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传承!所以,老师和家长应引导孩子阅读我们老祖宗留下的精品。比如,从小就应读读《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中国神华故事》、《论语》绘本故事,《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中国的四大名著,孩子们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应该好好读读绘本或简本。到了高年级,可以逐渐地阅读原著。我家的孩子今年三年级,四大名著绘本,简本读了好几遍,家长不要认为孩子看不懂,孩子的习惯一旦养成,阅读能力是很强的。
五、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尽量做到家校合一。
我给班里的学生特别设计了每天读书的作业,规定了他们每天用于读书的最低时间限度,让他们拍照上传,记录孩子读书成长的过程,逐渐培养成一种阅读的习惯,再逐渐地培养成一种读书的兴趣,最后逐渐转变为一种读书的热情。每天老师在微信里提醒孩子:今天,你阅读了吗?家长做好监督,几个星期下来,即使我不在班级群里提醒孩子,孩子每天照样读书拍照,录音上传。有一次,我家的孩子说;妈妈,今天,我读书了但还没录音上传呢.”我知道孩子已经养成了习惯。老师监督,家长督促,做到家校合一,这样就保障了孩子每天的阅读时间。
六、做好对学生阅读成效的评价。
我们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的时候,也要通过对学生阅读成效的评价,来帮助学生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在对学生阅读成效进行评价时,最直接和便捷的方式便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关注学生表达时的流畅度、清晰度、条理性及表达时的美感等等。对于表达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赞赏,鼓励他们的信心,引导他们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对于表达较差的学生,教师也不要轻易批评或是指责,应该多鼓励他们,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努力改正,不断提高自我。同时,多开展一些有关于阅读和表达的活动,鼓励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多表达,多交流,多与其他同学合作分享,鼓励学生展现自我。比如:1、朗读比赛。定期组织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比赛。2、讲故事比赛。定期组织学生讲故事。3、读书活动。组织学生互相交换课外书阅读。4、提倡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做学生阅读的领路人。提倡亲子共读,培养家庭的阅读氛围。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效,又可以让学生感受阅读和表达的乐趣,提高对阅读的积极性,从而培养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热情,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可以长期坚持课外阅读的习惯。
以上是我关于如何做好低年级课内课外阅读衔接的六点心得体会。
做好低年级课内课外阅读衔接意义深远,任到重远,是我们每位老师和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仍然会在一线教学中继续摸索研究低年级课内课外衔接的方法,并总结经验,让这些方法和经验更好地应用于教学,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让祖国之花在课内课外阅读有效衔接中,汲取充足的养分,健康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