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燕
福建省漳州市第七中学 363000
摘要:实验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实现研究任务的重要方法,而生物学科同时具备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教育特质,更加应该组织丰富多元的实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活动,以便切实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使其以更有效地姿态内化生物知识。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积极组织实验教学活动,并且要尽量以开放、自主、多元的模式逐步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本文将从实验准备、实验实施、实验总结与实验拓展四个主环节来分析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实验教学活动。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策略
在过去,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加快教学节奏,初中生物教师或多或少都忽视了实验教学,因为实验本身存在耗时耗力的现实问题,而且还需凭借大量的实验器材,在专门的实验环境下展开,出于各种考虑,教师更加关注理论知识的教学节奏。但是,这也直接影响了初中生物教学质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要及时组织丰富的实验教学活动,既要以实验发散学生的科学思维,也要通过探究实验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确保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真正实现健康成长。
一、实验准备要齐全,确定可操作性的实验目标
人们常说,“凡事预则立”,完善的实验准备工作可以规避一些不必要的实验意外,而且也能确定实际的实验操作目标,据此整理丰富的实验设备,让学生切实积累有效的实验操作经验。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重视实验前的准备、预设工作,既要综合分析生物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水平,科学调控实验教学任务,保证实验目标是可操作的、可突破的,以便切实调动学生的实验操作欲望,使其自主设计实验计划。当然,教师也应在实验准备环节整理丰富的实验素材,保证实验材料的丰富性与可利用性,以便顺利推进实验活动。
就如在“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课教学中,学生就需观察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使用空气湿度测量计记录空气湿度的具体变化情况,总结实验结论。那么,如何引起学生对实验任务的兴趣,则成为本轮生物实验探究活动的关键,所以我就在实验前准备期间科学预设了本轮实验活动的具体目标:通过实验操作与真实数据总结出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具体影响。然后,我就围绕实验目标整理了实验用品,在教室内的不同交流安置了几种不同的植物,以便让学生自主测量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对比教室外没有放置植物的空气湿度测试,使其自主总结实验结论。如此,则有利于促使学生自主内化生物概念,使其积累丰富的生物知识。
二、实验实施要开放,突出学生自主探究行为
在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之间则必须要实现协调配合,否则将很难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活动对于发散学生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积极促进作用,以便真正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切实解放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主体探究行为,让学生以发明者、研究者的身份操作实验设备、观察实验现象,使其切实实现实验探究,以便逐步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做准备。
如在“植物细胞”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顺利实现自主探究,我就及时组织了学生分组实验,首先全面组织学生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及制作植物临时切片的实验操作原理,让学生自主准备西红柿、洋葱、树叶、土豆等实验素材,按照实验临时切片的操作原理制作临时切片,以便顺利组织实验观察活动。接着,我就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总结显微镜的操作方法,逐一观察各类植物切片,认真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通过实验观察,学生能够发现每一类植物细胞虽然看似结构一致,但是却存在细微差别,如颜色、形状等,想要进一步证明这样一个问题:每一类植物的细胞是否一致,还是每一个植物的细胞特征都存在个性化特征?据此,我就让学生自主整理植物素材,使其观察同一类植物的细胞切片,据此渗透细胞结构存在多样化与统一性这一客观规律,以便切实丰富学生的生物认知储备。
三、实验总结要全面,秉承德智共生思想
我们必须要明白的一点是,虽然生物实验的主题非常丰富,所得到的实验现象也不同,但是关键的实验操作技术确实共通的,而且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所形成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也可影响着学生的实验行为,应该及时归纳、升华,以便让学生真正实现长远发展。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重视实验总结活动,秉承德智共生的科学思想,既要让学生总结可迁移的实验操作经验,也要引导学生及时继承科学精神,为下一轮实验探究活动做准备。
在“消化和吸收”一课教学中,我就组织了一轮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过程,使其通过视觉观察、味觉体验分析人体是如何消化并吸收馒头的。在本轮生物实验探究活动中,我非常重视实验总结,首先让学生利用“消化和吸收”一课理论知识解释了馒头在口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的科学原理,使其及时内化生物理论,然后便让学生总结了本轮实验操作技术,重点强调了观察法、记录法等常见的实验操作方法,希望学生可以及时归纳实验探究经验,在同类型实验探究活动中迁移本轮实验结论。另外,我还主动突出了实验精神,告诉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一定要严谨认真、严肃负责,不可捏造数据或虚构实验现象,每一个结论都需以真实发生的实验现象为基础,如果出现不同结论,学生也应秉承批判性劲射去思考、解决实验问题,一定不可逃避问题。
四、实验拓展要到位,引导学生自主迁移实验所得
虽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组织实验探究活动可以切实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但是却依然不够,因为学生还需将实验探究所得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利用生物所学知识解释现实问题,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切实保护学生的学习期待心理。而且,在实践应用中,学生也有可能会产生新的想法,直接据此组织拓展性生物实验,更易于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实践能力。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重视实验拓展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多应用、多迁移、多创新、多发明,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力,为发展学生的生物素养积累有效经验。
就如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课教学中,我就要求学生为自己、家人制订一份营养均衡、种类丰富的一周食谱,且要在现实生活中按照食谱饮食。这一拓展性实验活动可以让学生将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需求结合起来,有利于让学生自主内化生物概念,而且只要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按照食谱饮食,则可直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学生便要调查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营养配比方案,同时还要避免一些相斥性食物同时出现,还要考虑自己与家长的饮食喜好,但是由于与现实生活挂钩,学生的实验探究积极性空前高涨,还主动向家长宣传了生物所学知识,能够切实改善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其形成知行统一意识。
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组织丰富的实验探究活动可以直接提升学生的探究水平,使其主动传承科学精神,将让学生一生受益,也可切实让学生形成强烈且持久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指导,既要在实验准备时科学预设实验目标,准备实验素材,也要以先学后教的方式组织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经验、实验精神,启发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实验所得,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董琴.微视频使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滋有味[J].才智,2017(35):185.
[2]陈丹.基于“生命观念”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29.
[3]李家辉.探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积极作用和有效方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2):119-120.
(本论文系2019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提高初中生化实验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课题[ZPKTY19011 ]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