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7期   作者:崔晓梅 李文福
[导读] 游戏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方式

        崔晓梅 李文福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
        摘要:游戏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方式,对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兴趣都具有重要作用。小学音乐课程需要平衡好教学与娱乐的界限,但受限于课堂环境,学生很难完全放松下来,这并不利于小学音乐的教学。音乐游戏,正是降低这种紧张感,引导学生投入学习的有效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音乐课中音乐游戏的特性,然后根据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分析造成目前困境的原因,并提出以音乐游戏为契机,探索借助音乐游戏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音乐游戏;小学音乐教学;实施策略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的特性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加入的游戏元素,不经仅仅用作活跃气氛,而要起到弥合教学过程、完善教学体系的作用,因此小学音乐课上的音乐游戏具有更多特性。首先就是趣味性,音乐游戏要发挥活跃气氛、降低紧张感的作用,就必须要能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教师一般会采用丰富的游戏形式,加入竞争元素,引动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变化。其次,游戏的规则要简单,既然是游戏,必然要具备规则,但小学生本身对规则是排斥的,因此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就必须选择规则简单、明了的游戏,辅助教学。然后是竞争性,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游戏中加入竞争元素,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积极性,学生为获得胜利后的荣誉感,在游戏中会更加投入。最后是可操作性,音乐游戏既然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那么自然无法脱离课堂环境,教师在设计和安排音乐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游戏条件和学生情况,要使游戏能够在可控的条件下顺利实施。
二、小学音乐教学实施音乐游戏的意义
1.促进学生意志力形成
        通过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意志力不仅需要花费很大力气,而且很可能导致学生丧失信心,起到反向效果。音乐游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一次次尝试,并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激发好胜心,而且教师可以控制游戏的评价标准,即便学生一时间无法获得胜利,教师也可以以阶段性评价的方式,避免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比如,教师设置歌曲演唱游戏,给每个学生三次登台演唱的机会,然后通过三轮比拼,选出得分最高。在多次尝试的过程中,学生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锻炼,逐渐磨炼意志,养成永不言弃、勇敢面对的意志品质。
2.推动综合素质发展
        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教师总觉得无从下手。其实,综合素质指的就是学生适应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音乐游戏过程中,学生需要听懂游戏规则,了解游戏任务,确定行动目标;然后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向自己制定的目标前进,最终取得游戏结果。学生参与游戏的过程,就一次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在游戏中,学生不可避免地要与同学进行合作和竞争,要跟随教师的引导了解游戏规则,这本身就是了解规则、遵守规则、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尽管学生在音乐游戏中并未体会到自身的变化,但这种综合素质的改变从来都是隐藏在日常行为之中的。
3.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
        人的智力发展是一个协同前进的过程,虽然大脑不同区域所控制的功能有所不同,但不同脑区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音乐能力的提升,也会刺激学生空间思维、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而空间感、逻辑思维则是进行数学学习必须具备的能力。而音乐游戏,不仅是对音乐知识的变型和转化,而且包含着更多其他学科能力的发展,比如语言理解能力、行为控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同时音乐游戏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一直重复这个过程,使得各项能力之间的配合、切换逐渐变得迅速,学生在无形之中就得到智力的提升。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实施策略
1.强化游戏趣味性,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奇妙
        小学生喜欢游戏,是因为游戏带给他们的主观感受更加快乐、生动。因此要想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游戏之中。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然后根据小学音乐的特征,寻找两者的结合点;最后根据教学条件,优化游戏过程,提高游戏的趣味性。音乐游戏并不一定要单纯以声乐吸引学生,可以将音乐与舞蹈动作、人文故事等内容结合起来,小学生本就情感丰富、活泼好动,这三者的结合,能够让音乐游戏发挥巨大的作用。比如,在学习音乐节奏时,教师可以引入打节奏的小游戏,然后再加入角色扮演和语言辅助的内容,让简单的游戏变得更加生动。首先教师将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按照节奏快慢,用跑、快走、慢走来表现;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扮演一种音符;再然后由教师弹奏出不同节奏的曲子,让对应节奏的学生按照节奏要求动起来。以这种游戏的方式,锻炼学生对不同节奏的识别,并创造性地将音乐、动作、小组活动借由游戏过程连接起来。
2.强调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游戏活动
        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感是毋庸置疑的,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在学业上取得进步。但这种责任感,有时候也会限制学生的发展,阻碍学生的进步。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抓住小学生好奇心重、好胜心强、爱凑热闹的心理,在游戏中设置测试和竞赛环节。比如,在复习音乐基本知识时,可以由教师弹奏学习过的曲目和节奏,然后让学生用抢答的方式来回答问题,并对回答结果进行记分,给予优胜者一定奖励。或者也可以让学生轮流弹奏自己熟悉的节奏或曲目,让教师猜名字,然后其他学生评判对错,然后记分,并对优胜者予以奖励。借助这种教师与学生间互动频繁的音乐游戏,学生能积极参与进来,吸收更多课堂知识,教师也可以直接、迅速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完善教学过程。
3.结合模仿训练,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阶段,学生声音发育尚未定型,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不尽完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采取新颖的教学方式传输音乐知识,而且要寻找更科学、恰当的方法锻炼学生的音乐能力。在小学阶段,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于模仿训练,模仿节奏、模仿发音、模仿音调,从模仿中逐渐抓住音符变化的规律,不断发掘自身音乐天赋,提高音乐能力。在小学音乐教材中就有模仿动物叫声、模仿乐器声音的练习,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模仿训练,让学生端正对模仿的态度,模仿并不是取悦别人或丧失个性,而是通过分析别人的发声规则,发现声音变化的规律,并将这种声音技巧用于自己的能力。
        结语:音乐游戏是对小学音乐教学方式和内容的丰富,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获得更多快乐和学习成就感。模仿训练、分组训练、竞争游戏等多样化的游戏模式,让学生在交流互助中获得更多快乐和成长,一方面帮助学生社会化功能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让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过程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教师将音乐游戏纳入到教学设计之中,不能单纯将其作为一个活跃氛围或传授知识的工具,而是要根据学生的随堂变化,及时调整游戏进度,让其成为教学的一部分。小学音乐课程时学生系统学习乐理知识的第一站,也是培养音乐兴趣和乐感的重要阶段,音乐教学一定要平衡好学生娱乐与知识传授的关系,以兴趣培养为核心,通过介绍音乐知识,让学生不断发掘自己的音乐天赋。
        参考文献:
        [1]胡佳琦.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实践[J].人生十六七,2018(3):56-56.
        [2]刘瑞江.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学周刊,2017(4):172-173.
        [3]敬文君.试论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教学的运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4:198.
        [4]齐娅琳,王海涛.浅谈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儿童音乐,2014,0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