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
四川省汶川中学 623000
摘要:在现如今的教育中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要,德育教育是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思想道德的重要课程,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时期是养成良好品质的重要阶段,培育同学们良好品质的养成,不仅是提高同学们自身综合素养的有利条件,同时也是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初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同时也是学生最信任、最依赖的人,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也是深远持久的,同时老师也有责任引导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初中生 班主任
德育教育是规范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等的重要课程,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初中班主任做为学生的负责人,要履行自身所担任的责任,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利用自身的的特殊身份,来有效地管理好班级德育教育的实施。当然想要实施好德育教育单靠知识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德育是一个较为全面的社会性问题,只有通过具体的道德实践,才能较好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1.初中班主任实行德育教育的必然性
1.1初中时期是思想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
初中阶段正是处于青春懵懂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候,但是也是最容易迷失自我的时候,如若没有受到很好的德育教育,及易养成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而影响到学生的综合发展,甚至导致学生走向不法之路,进行违法犯罪,而这时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就显的格外的重要,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分辨能力也是比较弱的,这时候班主任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积极的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品德修养深深地扎根于内心,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为今后的的人生打好积极向上的价值基础,做为班主任应该把德育当成学生入门学习的第一课,在学生价值观薄弱的时候,把正确的三观灌输与学生的思想中,让学生做到入脑、入心、更应该践行,做一个新时代的新青年,做一个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学生。
1.2开展德育教育能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现如今的初中生大多都处于叛逆性与可塑性共存的阶段,这种情况会加大班级管理的难度,如若这时候没有积极的疏导同学们的思想观念,学生就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在此阶段我们要积极的抓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在德育教育上做到早抓、实抓、细抓,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来进行针对性高效性教学,同时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老师也要细心的观察学生的变化,加强与学生的密切沟通,通过沟通来了解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来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指导,比如说老师可以对学生展开"实"德育,就是教育学生要诚实、朴实、坚实,促使同学们成为一个诚实守信、踏踏实实、积极向上的新时代青年。
1.3树立正确的观念影响学生的人生发展
良好的思想品德在现如今的文明社会,是扎实人生的基础,单单的考优秀的成绩,是很难在社会中立住脚的,在这种文明社会中要求的都是综合性人才,既要有技术也要有高素养,如若学生缺乏思想道德培养,自己不能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生活中就会产生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追求是什么,进而在学习和生活中缺少动力。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单是老师的责任,家长也应该在德育教育这一方面做出榜样,只有让学生培养了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对生活对学习充满积极性,确定人生目标,为之去为自己的追求去努力去奋斗。
2.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质量
2.1把德育教育落实到实处结合具体的活动来实行
德育是一个社会性较强的一门教育,当然要结合具体的活动来注入德育教育,这种德育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为此可以多开设一些德育活动来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只有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学生才可以真正的感同身受,从中体会到真正的德育教育,比如说在学校的每周升国旗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国旗、奏唱国歌、为学生们开展历史教育活动从中来加强学生的爱国思想。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也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好人好事、先进学生表彰,鼓励学生做好事多做事,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平时也多要以"安全"为主题来展开法律教育,为学生普及法律制度,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在平时也可多开设一些主题活动,比如说朗读比赛、书籍分享、唱歌比赛等活动,也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献爱心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班级德育风气的形成,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成长为一个道德素养极高的学生。
2.2多开设一些课外德育活动
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中,在课余时间班主任可组织学生进行德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比如说可以组织学生到街道、社区、农村来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社会劳动,比如说开展一些公益活动给环卫工人送水、组织学生进行街道打扫、参加公益活动、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等,在这些活动中让同学们进行社会实践,用这种方式来让学生用自身的感受来学习德育,比如说在看望孤寡老人时,让学生们进行文艺表演,为老人打扫卫生、洗衣、梳头、和老人进行聊天,在这种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深处的那份爱,进而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
2.3在课堂中渗入德育教育
在平时的学科教育中老师可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德育教育,比如说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可多向学生讲述一些历史英雄人物故事、历史民族风情等,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在美术和音乐教学中为学生普及民族风情画、民间乐器、民间舞蹈。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数据分析来介绍我国现代建设的伟大成就,让学生从中产生爱国精神,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利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体、美、劳全面化的教育。
2.4提高德育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
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和家庭的环境都同样的重要,所以学校可多结合家庭教育,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体系,进而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家长做为孩子的第一位导师,良好习惯的养成也需要家庭教育来培养和巩固,为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可采取一些形式,比如说多开设一些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讲座,来邀请家长来进行听课和学习,多开设一些家长活动,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在孩子教育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学校和家长密切结合起来,让家长能更方便的了解学生的德育现状,并及时的进行补充教育,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全方位的德育教育系统,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5及时进行德育教育的创新
在现如今社会告诉发展的情况下,德育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德育教育内容,更新传统德育观念,根据新时代的新思想,来更新新的德育观念,从现实和实际出发来制定切实的德育方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结束语
德育教育是学生成长中的必不可少的教育,是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修之课,想要做好德育教育学校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的优势,来提高学生的德育培养质量,只有通过二者的共同努力才能为学生建立全方位的德育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促使学生高质量的培养,德育教育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培养学生德育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并且细心,在无形中教育学生德育教育,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德育观念,通过德育教育来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之后的人生成长中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让学生对生活充满自信,做一个积极向上充满动力的阳光青年,促使学生成为一个综合素养技术能力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1]林坤荣.解析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J].新课程学习(中),2015 (11):156-157.
[2]刘勇.关于加强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法策略分析[J]. 新课程学习(中),2016(21):149-150.
[3]杨金民.浅议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6 (3):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