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7期   作者:周小培
[导读] 小学数学作为最具有系统逻辑性的一门科目

        周小培
        安徽省无为市城郊中心校前进小学 邮编238300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最具有系统逻辑性的一门科目,教师常常希望在课堂上有效率的为学生讲解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小学数学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首先,教师为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在讲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清晰的了解整节课的思维脉络,让学生有选择、有重点的倾听教师的教授内容。其次,教师在课堂上随机提问,能够确保学生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教师的讲解上,而不是跑到云霄之外。最后,教师帮助学生课后难点总结,让学生再次加深本章内容和知识点的印象。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教学;构建导图;随机提问;课后总结
        每一个任课教师都希望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勤于思考,高效率的学习知识内容。但很显然,这种教学效果其实是很难达到的,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朝这方面努力,努力让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好。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构建思维导图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等等。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过一番探讨学习,希望能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的学习借鉴作用。
        一、构建思维导图
        构建思维导图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常见的一种学习方式,大多数教师虽然自己会使用这种方式获取知识,但没有把这种学习方式教授给学生,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讲解知识内容的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学习知识内容的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这种学习手段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
        例如,在教师讲解“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大的括号,把本章节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和目录都在括号后面标注出来,而后对学生说:“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叫做构建思维导图。大家请看黑板,通过这个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知道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图片我们还能知道,在这一章节的下面有五个小知识点,我们把这五个小知识点学会了,也就是把本章节的内容学习完整了。”教师把这种学习方法教授给学生,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这种方法,在阅读或者学习课外知识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掌握文章的脉络,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二、课堂随机提问
        构建思维导图只是建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第一步,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眼球,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都在教师的讲解内容上。

教师过去也是学生,因此,教师比学生更懂得如何在课堂上保持较高的注意力。小学学生由于自控力还未发展成熟,无法做到自己管理自己认真学习,教师可以在此时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提高课堂上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可以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在提问的环境下注意听讲,认真学习。
        例如,当教师讲到“分米和毫米”这部分内容时,由于这部分内容偏向于讲解,在本就有些困难的数学课堂上,学生很容易会陷入一种枯燥无味的学习状态,如果教师没有及时的帮助学生回到课堂上,那么很有可能学生会无法掌握本节课的讲解内容。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好的,接下来我们会有一个提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如果有学生回答了问题,那么他就可以得到一分,如果有学生没有回答问题,那么将会扣一分,我们来看一看,到底哪位学生的分数最高。在课后我会对分数最高的学生进行奖励,对于分数最低的学生进行惩罚,请大家一定要注意。”
        三、课后难点总结
        高效课堂的教学是从始至终的,如果仅仅有一个好的开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导图,教授学生高效的学习方法是不够的。在课堂上随机提问,让学生保持高度注意力听讲也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从始至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在课堂快要结束的时候,帮助学生总结重点难点。总结重点难点对于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往往在学习完一整节课程内容后,不知道到底哪里才是真正需要掌握的地方。
        例如,在教师讲解“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时,除了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掌握课本知识外,还要帮助学生总结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明确的给学生指出:“大家注意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很多知识,但是有一些重点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大家可以翻到书的第五页,看到最下面的那句话,这句话是本章节学习的重点内容,所有学生都要把它掌握。大家翻到练习题那一页,这部分是考试的难点,每位学生在课下都要认真做一遍。”教师为学生明确的指出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更容易把握整体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日后复习的开展。
        总的来说,高校教学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从课堂开始时、课程进行中以及课后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调节,在课堂刚开始时,为学生讲解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脉络,构建思维导图,让学习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有个清晰的概念;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教师随机向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提醒学生这部分的重点和难点都是什么。通过三个方面的辅助,小学数学高校教学课堂的构建将会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德学.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才智,2013(13)
        [2]叶桂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