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滨
福建省南安市仑苍镇大宇小学 362304
摘要: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主阵地,作业便是局部战场。通过作业的积极展开,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能力等以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转化为综合素质。因此,作为教师而言,应对个性化作业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使作业发挥其实际的作用与价值。本文笔者便以小学数学学科为切入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作业的设计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探究意识;认知体验
传统的作业形式主要以练习题为主,让学生机械反复地进行计算,这样便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也逐渐使得学生对学科知识产生抵触心理。鉴于此,对小学数学这一学科,教师需要改变作业设计形式,增加个性化作业。其中,教师首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作业内容,其次,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突出作业趣味化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真正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并且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得到不断发展。
一、设计自主性作业,激发探究意识
分析目前的作业设计,“抄写”这一学习行为表现的愈发明显。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便认为作业是为了老师而写的,这样便使得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甚至使他们本能地对“做作业”这一行为产生抵触心理。因此,为了落实“学生为主”的教育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便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需求,给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以此启发他们的潜能,从而达到激发他们探究意识的目的。
以“分数的再认识(一)”为例,为了巩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笔者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如:为了巩固学生对分数整体的理解,设计了“说出下面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等相关问题;为了让学生体会整体不一样,相同分数所对应的具体意义不一样,便以“判断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具体情境下的分数问题。此外。为了考察不同层次学生对分数的理解,笔者还设计了“谈谈你对分数的理解”等相关问题,即:一盘苹果的二分之一是4个,2个同样盘子里共有多少个苹果?因此,结合教学目标设置这样的分层作业,能够使学生结合原有认知巩固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在自主探究的形式下帮助学生产生积极的探究意识,以此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乐趣。
二、设计实践性作业,强化认知体验
作业的个性化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实践性,只有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此外,作业不仅仅局限于一定的空间内,还需要让学生走进社会大环境中,并通过自主实践来完善认知结构。通过这样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既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使他们亲自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抽象上升到实践,以此促进他们的多元化发展。
以“小数的加法”为例,为了巩固学生对小数加法计算方法的理解,笔者设计了如下作业:全班学生分组,去不同的超市调查同类商品的价格,并思考“应该去哪个超市买、为什么、大约便宜多少钱”等问题,同时,要求每个小组提供一份小组活动总结,在整个过程中便使学生运用得分指南完成任务。可见,通过实践性作业的积极展开,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还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拓宽学生的视野,并使他们切实运用抽象的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的生活问题。
三、设计探究性作业,拓展学生思维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典型题目较多,并且很多题目都有着不同的解决途径,这也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也需要抓住教材,拓宽学生的思维,使教材中的问题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以此将探究性作业呈现到学生面前,这样既能够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还能够使学生切实运用抽象的数学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
以“乘法”为例,在设计作业时,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整数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便设计了若干个应用问题,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72千米的速度行驶,提速后便比目前行驶的速度每小时快34千米。这辆汽车提速后4个小时能够行驶多少千米?学生能够通过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获得汽车目前的时速以及提速后的时速差,需要求出汽车提速后4小时的运行距离。同时,结合已知条件便能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既可以从时速方面入手,还能够从距离方面入手,以此使他们通过对例题的不同解析方法,转化原有的固定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综上所述,作业的个性化布置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作为教师而言,首先应遵循“目的性、层次性、趣味性”等原则,其次,重视作业内容的丰富、作业形式的多样以及作业主体的差异。通过以上实践能够看出,设计自主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既能够使学生的学变得更加自主、更加积极,还能够丰富学生多种感知觉、思维等认知体验,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个性化作业的布置,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明琼.浅谈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J].人间,2015(24):140-140.
[2]韦明军.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应用探析[J].关爱明天,2015(10):3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