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相东
枣阳市兴隆二中 441200
摘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教育学生不仅只是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也是教育学生如何为人处世的过程。初中时期正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时期,对中学生日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将立德树人作为课堂教育的一部分很有必要。本篇论文通过探讨德育教育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渗透策略,来为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树立模范榜样、宣传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民族自信意识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数学,树立榜样,爱国精神,民族自信
德育教育泛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初中数学知识难度较大,是学习数学知识由易到难的过渡阶段,同时,数学课程对于初中生学习很重要,许多中学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数学。因此,将德育教育渗透入初中数学课堂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学生的思维,对其三观做出正确的引导。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德育教育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渗透策略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教师树立模范榜样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不刻在影响着学生,一个道德败坏的教师可能会引导学生误入歧途,而一个好的教师可以对学生积极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模范榜样。身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向中学生正向地传达德育思想,同时自己也要时刻遵守道德规范。初中数学教师在平时应当积极落实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在课堂上以个人亲身经历为例讲述个人在贯彻落实德育教育的体会和感受。同时,在教授初中数学课程时,应当有意地通过讲述解答各种数学知识或者是历史上各位数学家的故事向学生传达其思想,引导学生学习其精神内核。
例如,在教授八年级学生学习第一章“三角形”这一部分时,这一章是八年级课程的开始。在讲课之前,我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三角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在解答了这个问题后,讲到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图形这个知识点时,我教育学生做人要像三角形一样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做事做人。在平时的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我也一直遵循脚踏实地的原则,一步一个脚印,力求引导学生踏实求进。
二、宣传爱国主义精神
许多人都认为初中数学课程知识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关联较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宣扬爱国主义精神难度较大。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在数学课堂中,有大量的爱国主义精神内核及事例值得我们发掘并进行宣扬。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要数学型人才,数学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一个国家数学知识水平的高低对与国家实力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在教师进行数学课程教授过程中,应当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明白爱国主义精神与数学这门学科的关联紧密,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这门课程不仅能接收到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也是爱国主义的行为体现。
例如,在教授九年级学生“概率初步”这一部分时,其中“用频率估计概率”这一部分,涉及到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为大家分享自己所了解到的华罗庚的爱国故事,在学生们讲述了华罗庚的爱国故事后,我对学生的答案进行了补充,完整地讲述了华罗庚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爱国运动以及放弃在美国终身教授的优厚待遇,冲破重重封锁,回到祖国的怀抱的故事,告诉学生像华罗庚这样优秀的数学家,在面对诱惑时依然坚定地选择以国家利益为重,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激发民族自信意识
数学水平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智慧,古往今来,我国涌现出了大量的数学人才,各项数学研究成果显著,在世界范围的数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不仅只是一个特定的知识点,其中许多知识是国人经历了许多困难而研究出来的,代表着中国人在数学学界所取得的成就和中国数学家卓越的智力水平,包含着我们的民族自信与自豪感。面对世界各国对中国数学实力的质疑,身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了解我国在数学史上所取得的成就,否定恶意的质疑。面对世界各国对中国数学实力的肯定,身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数学学科知识,为我国数学成就献力。教师应在数学课堂上积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意识。
例如,在教授七年级学生“有理数的加减法”这一部分时,这一部分的“阅读与思考”中提到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而后,负数的使用又延申到了农业活动中。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意识,我要求学生发表对于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的感想,在讨论之后,我让学生收集关于中国古代沿用至今的数学知识。学生在收集了中国古代沿用至今的数学知识后,都表示十分震惊,发现即便是在古代普遍重文的历史中,数学尚能有如此高的成就,中国古人的智慧如此超前,让学生感到既惊喜又意外。通过这节课,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以往数学成果有了进一步认识,对中国古代数学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
总之,不管是数学课程还是德育知识,其对于初中生未来的发展都很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有助于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输出,并依据数学课堂知识进行一定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徐玉荣.论德育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4)
[2]喻球.初中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