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7期   作者:王艳虹
[导读] 新课改提出了“以生为主”概念,重点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的重要性

        王艳虹
        江西省宜春市宜阳学校
        摘要:新课改提出了“以生为主”概念,重点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的重要性,教师也将更加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展开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们逐步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产生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讲述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备的一种基本技能,对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实现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需要教师正确地加以引导。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一些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教学方法,以此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同时数学学习效率和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一线数学教师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对数学课程不感兴趣,自主意识也不强,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和效率。新课改将情境教学理念提了出来,并鼓励教师们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成长背景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在引起他们共鸣的基础上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逐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设符合学生特点以及认知水平的情境展开教学活动,以此促进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先将“2、2、A、5”、“B、3、4、10”、“1、C、2、8”三组带有字母和数字的组合直接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鼓励学生们采用不同的运算符号进行计算。很多学生拿起笔尝试将不同的方法代入到三组数中,并分别进行了计算,提出了很多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尝试将组合中的字母换成了不同的数,并给出了很多组答案。结合学生展示出来的答案,教师鼓励他们自主回答出其中的字母A、B、C去哪里了或者被哪些数字代替了。在问题情境中,学生们能够快速说出字母分别被哪些数字代替了,教师重点强调了在数学学科中字母可以表示数,并使之自主用字母表示出自己的年龄和老师年龄之间的差距,加深他们对“用字母表示数”的印象,为后面讲解简单方程打基础。学生在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内容后,他们的思维也变得更加开阔。
二、合作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团队合作能够促进学生向优秀看齐和努力,也能够实现学生间的互补,促进他们共同进步。

小学生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数学知识,运用合作教学法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将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组,使其在合作中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在合作环境中,学生们还能够主动提出自己的观念和意见,学习动力更足,主动掌握知识的效率更高。
        例如,学生在学习“等式的性质”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先将几个不同形式的式子直观地展示出来,鼓励学生自主判断出等式,由此展开数学教学活动。在课堂中,教师结合课本内容将天平如何保持平衡的例题展示出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通过实验探究出如何改变天平两边的物品数量来满足平衡这一条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很强,能够通过相互替换的方法研究出物品间的等量关系,并总结出了“等式两边同时增加或者减少相同数量的东西后依然平衡”的性质。在合作环境中,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掌握数学知识的效率也明显提高了,为后面应用等式性质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三、激趣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们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兴趣出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后,他们的课堂主动性就会逐步提高,学习效率也会逐步升高。面对复杂和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小学生很容易出现抵触心理。但是当小学数学教师采取了激趣法以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都会进一步提升,进而为高效地获取数学知识以及数学素养打基础。
        例如,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间的区别,并在他们思考过程中继续提出问题:“四个变边长都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谁的更大,为什么?”学生们对此十分感兴趣,一下子形成了三个阵营,一方认为长方形的面积大,一方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还有一方认为两者面积一样大。根据学生提出的三种方案,教师鼓励他们自主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动手将其拼接成为长方形,然后再考虑做出上述问题的回答。在激趣式课堂中,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都逐步提高,并且自主总结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浪潮下,小学数学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现状和学习特点提出了情境、合作、激趣三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数学学习成绩和效率逐步提升。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数学素养也进一步提升,为初中数学学习打好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德概.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教师,2017(24).
        [2]蒋佳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5,000(001):6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