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能梅
贵州省 平塘县谷硐幼儿园5583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认识到,家长的参与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注重引导家长思维的转变,让家长更好地融入到幼儿教育中,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出发,探索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开展家园共育进行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家园共育;运用途径;方法
在以往的幼儿教育中,家长普遍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幼儿园是开展幼儿教育的主要阵地,幼儿的一切学习行为和活动都是在幼儿园中进行发展,因此只要幼儿教师负责开展教育,就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实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家庭教育对幼儿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家长能够在幼儿教育中对投入一份精力,与幼儿园形成合力,将会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对家长渗透家园共育的理念,让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对幼儿进行引导,鼓励幼儿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一、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分析
所谓家园共育,就是幼儿园中的教师与家长共同联合起来,为了幼儿的成长而付出努力。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家园共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家庭是幼儿的港湾,是幼儿出生以来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习惯、处事风格、生活态度,对于幼儿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幼儿会在日常生活中模仿自己父母的言行,也会按照父母的习惯来进行生活和学习。如果家长没有认识到自己对于孩子的表率作用,盲目将幼儿交付给幼儿园进行教育,将会给幼儿带来不良的影响。
其次,幼儿园是开展幼儿教育的主要阵地,并且幼儿教师都具备专业的教育知识与技能,能够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开展教学。但是在传统思想下,有的家长对于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并不了解,影响了家庭教育至幼儿园教育的延续。如果教师和家长能够对幼儿教育的效果进行及时沟通,那么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共同为幼儿的成长保驾护航。
二、家园共育的开展途径和措施探究
1.做好理念渗透,鼓励家长参与
很多家长的观念开始存在着改变,也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行动上却表现得不够积极,参与到幼儿成长的活动比较少。教师应做好家园共育理念的渗透工作,让家长能够认识到家园合育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更加积极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对幼儿的情况进行掌握,从而能够更好地达成家园共育的效果。
例如,在幼儿刚入校召开家长会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家园共育的理念对家长进行宣讲,并且让家长谈一谈自己对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理解。很多家长表示,自己认识到家庭环境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与教师和幼儿园进行沟通。教师可以进一步让家长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并为家长提供与教师沟通的方法和途径,使家长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与教师形成合力,为幼儿提供更加完善的教育环境。通过教师对于家园共育理念的宣传与渗透,能够让家长从思想上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更好地与教师进行互动。
2.主动进行交流,调动家长积极性
很多家长虽然有家园共育的意识,但是在实际育儿过程中,由于工作比较繁忙、缺乏沟通目标等原因,无法找到家园共育的切入点,因此使得家长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普遍表现得比较被动。因此,幼儿园教师应承担起主动沟通的角色,利用一切机会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能够及时对孩子的情况进行了解,并进一步对家长进行鼓励,使家长能够走入到家园共育中,更具积极性,从而使家园共育能够实现更好地开展。
例如,在将幼儿送到幼儿园的时候,有的家长往往没有与教师沟通,直接离开幼儿园。教师可以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询问幼儿昨天晚上在家的身体情况、学习情况、心情等,对幼儿的在家情况进行了解,有利于幼儿园后续工作的开展。当家长来接幼儿的时候,教师可以主动告知家长幼儿的在校情况,让家长能够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饮食、睡眠、学习等情况,从而能够更好地对幼儿的课余时间和内容进行安排。通过幼儿教师与家长的积极主动的沟通,能够唤醒家长的积极性,引导家长加入到家园共育中,从而使家庭和幼儿园能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3.组织家园活动,融洽亲子关系
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家长很少走入到幼儿园中,对于幼儿在幼儿园中的生活不太了解。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家园活动,让家长走入到幼儿园中,与自己的孩子共同学习、共同玩乐、共同参与活动,能够让家长和孩子在活动中进一步拉近关系,更加了解彼此,并且能够使家长与幼儿园的关系更加亲近。
例如,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运动会,让家长能够走入到幼儿园,与幼儿共同参与到游戏当中,能够在活动中增进与幼儿的了解,并且能够对身体素养进行提升。幼儿园也可以组织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入到幼儿园中,从旁观的形式对幼儿的在园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观察,能够更好地对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进行了解,感受到幼儿教师的不容易,并且对幼儿的一日生活流程进行了解,能够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沟通。在各类活动结束之后,幼儿园应对家长进行回访,获取家长的反馈,对家长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进行咨询,聆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对活动进行适当的改进,使家长能够对幼儿的在园生活进行了解,构建更加融洽的亲子关系。
4.提供育儿方法,指导家教提升
家长都是第一次当父母的,他们以往也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虽然他们从各种渠道获得了幼儿教育的信息,但是却没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教师可以为家长提供育儿指导,围绕幼儿的实际情况,帮助家长来找到有效的育儿方法,引导幼儿实现进一步发展。
例如,很多家长都非常对幼儿的饮食问题发愁,觉得孩子在家的时候很少好好吃饭,无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担心会影响幼儿的身体成长。我告诉家长,幼儿之所以没有好好吃饭,可能是因为运动不足,也可能是因为进食过多的零食。家长可以对幼儿的零食进行控制,尽量不让幼儿在两餐之间吃零食,并且让幼儿进行大量的运动,消耗幼儿的体能,让幼儿能够有更大的胃口。在为幼儿准备饮食的时候,也要关注其中的营养,尽量少味幼儿提供油炸、过甜、过咸的食物,让幼儿能够接受更加健康的食物,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能够实现身体的更好成长。很多家长表示,在接受了教师的指导之后,他们对孩子的饮食习惯进行了调整,孩子的吃饭情况更好了。我告诉家长,教师也会在幼儿园中对孩子的饮食情况进行关注,共同带领幼儿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通过为家长提供有效的育儿方法,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在家庭中开展教育,使幼儿能够接受更加全面的教育和指导,使幼儿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下进行成长。
总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里面提到:家庭是幼儿园非常重要的同伴,双方处于相同的地位,应该彼此理解和认同,彼此合作形成整合效应。由此可见,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两者应该实现协同发展。幼儿园应该积极地获得父母的认可,向家长渗透家园共育的基本理念,与家长成为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好朋友,帮助后者加强教育水平。家长也应该主动配合幼儿园,开展好家庭教育工作,以此让幼儿园和家庭共育工作更上一层楼,让幼儿能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带领幼儿实现更好地提升。
参考文献:
[1]娄艳霞.家园共育在幼儿园领域活动中的渗透与融合[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118.
[2]朱方. 家园合力促发展 携手共谱新篇章[N]. 江苏教育报,2018-12-07(003).
[3]薛寅燕. 家园共育中模式化使用微信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