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培育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7期   作者:张迪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教育水平的提高。

        张迪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实验幼儿园255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教育水平的提高。其中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贯彻落实促进教师更加注重培育幼儿的综合素质。且幼儿时期是孩子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幼儿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性时期。因此,幼儿教师应重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培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育幼儿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的良好基础,为幼儿的长期和深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表达;幼儿教育;教学策略
        语言是进行交流和开拓思维的工具,幼儿时期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幼儿园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运用语言积极的进行交流,在与他人交际的情境中组织自己的思想,通过语言获取信息,提升自身的生活经验认知。在传统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培育幼儿知识基础,忽视幼儿自身情感与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活动往往较为单调,阻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在现代化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着重关注幼儿主体发展过程,为幼儿创设更加具有生活气息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回应,培养幼儿在多元化的语言表达情境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本文件要阐述幼儿教育中培育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结合多样化表达情境,提高表达欲望
        语言是幼儿表达自己内心想法和与人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幼儿知识获取的重要使用工具。在幼儿园教学中,作为幼儿学习的启蒙者,教师应用关注幼儿的个性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创设更加具有趣味化的学习情景,调动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教师应有效避免传统教学中强调引导幼儿对语言、语法、语音等知识的掌握,应创新培育幼儿结合有效语境进行交流和沟通。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游戏化的教学情境组织幼儿进行语言表达的集体活动,调动幼儿的参与性与学习活跃度。通过趣味情境构建,启发幼儿拓展思维,进行积极的交流与互动,促进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培育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
        例如,在幼儿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童话故引导幼儿进行集体的情境课本剧表演活动,通过引导幼儿进行集体活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给予幼儿语言表达的空间。如老师引导幼儿结合《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进行课本剧表演,老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中,可以通过创设话题情境,给予幼儿自由表达内心想法的空间,引发幼儿进行思考,大胆表达自身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培育幼儿加强与同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幼儿在表达内心情感中提升语言表达的欲望。
二、创设生活化外部环境,培育表达能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在幼儿的生活中蕴含着缤纷多彩的新鲜事物。结合幼儿阶段对生活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幼儿的生活给予幼儿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应注意幼儿在对生活情境的表述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和语序错误等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扩充,不仅引导幼儿了解更多的语言知识,同时增强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幼儿的社会生活环境,增加幼儿交流的内容,精准把握幼儿的认知水平,创建创设更加贴合幼儿认知的生活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思考与大胆的发表自身的看法。在幼儿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中,教师通过多样内容的融入扩充幼儿语言交流的内容,增加幼儿园表达的机会,促进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老师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学习中,老师可以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幼儿结合美术知识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引导幼儿结合生活中美术知识的运用进行表达和交流,如老师结合美术知识提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如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形?如西瓜、苹果、橘子等。

引发幼儿进行积极的表达与讨论,促使幼儿产生属于自己的想法。在沟通了解同伴的想法中,丰富自身的情感交流,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老师在教学中围绕幼儿较为感兴趣的生活主题展开思路,运用幼儿生活实际的知识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引导幼儿在轻松的谈话氛围中了解生活,提高幼儿的生活认知,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提高学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发展。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构建趣味课堂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辅助教师结合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呈现形式和缤纷多彩的内容,构建更加具有趣味性的语言学习环境,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动画视频进行语言知识的拓展,尽可能多的提供学习信息,引导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新知,培育幼儿的语言实践能力,提升幼儿的语言素养。通过媒体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打破了传统幼儿教学中较为单调思维形式化教学方式,营造更加积极活跃的语言学习课堂,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积极地借助多媒体教学,整合幼儿绘本资源、网络信息等丰富的语言教学资源拓展幼儿语言教学内容。引导幼儿在更加和谐的课堂学习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课外语言活动中,老师能够引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如在阅读《西游记》这一绘本故事中,老师可以组织幼儿在学习中结合学习小组进行表达与交流,指导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和做喜欢的人物。同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故事大体内容的复述。通过对绘本故事中人物动作、肖像等绘声绘色的讲述,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锻炼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强化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印象,老师可以结合多媒体动画视培育幼儿的阅读兴趣,强化幼儿对故事情节的记忆,为幼儿进行语言组织和表达提供帮助,不仅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且通过故事情境的真实再现,给予幼儿积极表达的空间,培育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
四、结合高效化师生联动,培养语言习惯
        幼儿园是孩子发展的重要启蒙阶段。在幼儿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要关注幼儿的良好语言习惯的培育,在思想情感上培育幼儿规范的行为举止,培养幼儿懂礼、知礼、守礼的健康语言运用习惯。幼儿阶段作为孩子的启蒙时期,教师能够通过创设语言环境引导幼儿进行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育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为幼儿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幼儿语言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结合教材潜移默化的培育幼儿的思想情感。在生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结合健康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礼貌习惯,实现培育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老师引导幼儿进行文字学习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故事情节领悟文字的情感内涵,如在学习拔苗助长、负荆请罪、此地无银三百两等成语故事中,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创设故事情景,引导幼儿在模仿故事情境的活动中进行观察和发现,启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同时在幼儿的生活中,老师应注重培育幼儿语言运用的习惯,如礼貌用语,在收到其他小朋友的帮助时要学会说“谢谢”,再见到长辈或老师是要学会招呼用语等。老师通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因素,培育幼儿形成积极的行为意识,在生活中培育幼儿习惯用语,潜移默化的引导幼儿形成优良的语言运用习惯。
        综上所述,幼儿时期是孩子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的时期,在幼儿园教学中培育幼儿表达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创建更加符合学幼儿认知的趣味情境,提升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需要在幼儿教师们的精心培育下,为幼儿打造良好的外部语言学习环境,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培育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群辉.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与培养[J].新课程(综合版),2018(08):147.
[2]叶红.搭建幼儿听说平台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J].科普童话,2018(23):132-133.
[3]许连英.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8(44):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