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应迁
贵州省 平塘县牙舟幼儿园 558300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之中开展幼儿科学课程,往往能够使幼儿培养起初步的科学探究意识,并使幼儿在课程实践环节之中得到科学经验的积累与科学内容的直接体验,从而使幼儿在符合自身认知能力的教育内容下得到科学素养的有效发展。为了使幼儿园科学课程更加符合幼儿的实际认知能力与认知逻辑,教师应该结合幼儿园科学课程的具体内容制定科学课程的开展策略,以此优化幼儿园科学课程的教育环节,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科学参与环境,使幼儿的科学素养得到切实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科学课程;开展策略
在幼儿园五大领域所提出的科学教育目标之下开展幼儿园科学课程,能够使幼儿在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之下更加深入地接触科学知识,并参与到多种科学教育实践活动之中,以此使幼儿在符合自身科学认知实际能力的教育课程环境之中得到科学探究意识、科学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科学素养的有效提高。在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之中,教师应该始终以幼儿的实际科学认知能力作为基础,结合科学教育的具体教育内容制定相关的科学课程开展策略,以此为幼儿创设最为适宜的科学探究环境,带动幼儿科学素养的切实发展。
一、创设直观媒体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在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欲望,能够使幼儿在未来的生活实践之中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其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科学实践活动之中,为幼儿科学素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主观驱动力。因此在幼儿园阶段的幼儿科学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做好激发幼儿探究欲望的工作,这要求教师通过直观媒体情境创设的方式,将一系列表现力较为丰富或是极具趣味化的科学现象立体地呈现在课堂之中,以此调动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从而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驱动幼儿的科学课程参与积极性。
例如笔者在幼儿园科学课程的开展实践中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幼儿展示了《多变的水》这一科学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源。这一资源通过动态的生动视角快速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使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融入到了媒体情境之中对媒体资源进行了更加专注的感受。在视频观赏的环节之中,视频中水资源多变的状态能够进一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幼儿对其多变形态的好奇心理,这即使幼儿获得了科学探究欲望发展的萌芽。之后,在视频资源的继续播放以及笔者的刻意引导之下,幼儿对于水资源形态的变化产生了实际的探究欲望,积极地想要知道视频中科学现象的原理。这一探究欲望的培养使得幼儿能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后续的教育实践活动之中,为幼儿科学实践参与和探究效率的提高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创新游戏实践形式,引导实践参与
在科学课程的开展过程之中想要使认知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对科学教育内容产生直观的理解,教师必须通过引导幼儿参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方式使得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直接体验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以此促成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内化,从而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促成其实践体验的优化,教师应该通过对科学实践进行符合幼儿心理机制的游戏化创新方式,引导幼儿实践参与积极性的提高。
例如笔者在幼儿园科学课程的开展过程之中,为了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摩擦产生经典的原理,并使其了解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教学中利用气球与干燥的绒布组织幼儿开展了趣味化的科学游戏实践。
在游戏实践环节之中,幼儿首先需要进行吹气球的比赛,之后幼儿需要以两人一组进行合作的形式利用绒布对气球进行擦拭,最后两名幼儿需要将自己所吹起的气球尝试进行接触。这一游戏过程能够使幼儿在竞赛与合作的趣味游戏形式下更积极地参与到实践环节之中,进而使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对科学现象产生直观的认知,并在后续的教师科学教育环节中结合自身的体验更为快速地理解与内化科学课程知识,带动幼儿科学效率的提高。
三、提供自主选择空间,发展创新意识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践环节中,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结合科学教育内容推动幼儿科学创新素养的发展,以此推动幼儿科学思维的进阶。为此在幼儿园科学课程的实践环节之中,幼儿教师应该通过提供充足客观条件与自主实践空间的使幼儿能够在科学活动中拥有更开放的自主选择空间,并使其在与其他幼儿针对科学内容的共同交流与探究中实现自身科学创新意识的不断发展。
例如在吸水性实验活动的开展环节之中,笔者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实验材料,使幼儿能够首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对自身的生活经验的调动与大胆的猜测在材料中选择其印象中能够吸水的资源开展实验活动。在这一自主选择的实验模式之下,班级幼儿能够首先在合作环节中通过生活经验调动思维活动与表达实践,在交流中得到科学表达素养的提高,并在尝试选择的自主选择之中得到创新性思维的实际运用。这种运用模式使得幼儿能够在后续选择后的实际实验中得到及时的检验,从而使幼儿在教师的辅助之下认识到自身科学创新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真正地改正问题,实现科学创新意识素养的优化。
四、巧用生活教育资源,建立联系认知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开展幼儿科学教育课程,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建立起科学教育内容与自身生活之间的联系性认知,使其能够在生活经验的作用下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以科学探究的眼光发现与看待生活之中的科学现象,以此促使幼儿科学素养的长久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在幼儿园科学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应该通过对生活科学教育资源的巧妙利用,引导幼儿联系性认知的建立,辅助幼儿的科学学习活动。
笔者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之中为了使幼儿能够将科学素养落实在生活环境之下,通过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科学实践资源的方式使生活素材应用在了科学课程之中。例如在水笛这一科学实践的开展过程之中,笔者首先在教育活动中向幼儿提供了实践所需的素材列表,引导班级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寻找习惯、玻璃瓶等实践素材。之后,笔者引导幼儿利用自身于生活中所找到的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科学实验活动,让幼儿真正实现了科学实践认知的目的。使幼儿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的方式使幼儿认识到科学实践与自身的生活之间所存在的紧密联系,这使得幼儿在未来的生活之中能够始终以科学性的眼光看待生活现象与生活资源,为幼儿科学素养的长久发展提供了动力。
五、适当融入自然科学,培养环保意识
幼儿园阶段科学课程体系之中有着丰富的自然科学资源,在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之中教师还应该充分引导班级幼儿融入到自然科学实践活动之中,使幼儿能够在自然现象的观察与直接感知中对自然环境产生更深厚的情感,并引导幼儿培养起良好的自然环保意识。
例如笔者在自然科学教育中利用动画媒体的形式创设起了媒体情境,使幼儿能够更直观地看到塑料袋等白色污染源在自然环境中所产生的破坏力,使幼儿在直观表现的动画内容中对塑料袋等污染物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一自然科学教育情境的创设通过引导幼儿直观感知的方式使幼儿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并且使幼儿能够在意识的作用之下在生活中真正做到减少对塑料袋的使用以及合理抛投塑料等垃圾,真正成为环保事业中的一员。
在科学课程的开展过程之中,只有幼儿园教师立足于实际制定科学的开展策略,才能够实现对科学课程的有效规划,使其能够切实符合幼儿的实际科学认知情况,从而不断优化幼儿的科学参与体验,促成幼儿科学素养的有效进阶。
参考文献:
[1]王真真.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时代教育,2017(18).
[2]林惠婷.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J].文理导航(下旬),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