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朝霞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实验小学
摘要:数学是我们国家当前阶段教育过程中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以后的综合成长以及实际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教学启蒙时期,在整个教育生涯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这一时期的教育过程中做好数学教学工作,促使学生能够得到与时俱进的教育,培养低年级阶段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以及学习习惯是广大教师应重点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探究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不断强化教学效果,本文就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有效策略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工作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做好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才能够促使学生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数学基础意识,构建起基础的数学知识体系,并且逐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与科学的数学思维能力等。教师如何有效在这一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做好基础性工作,营造出趣味性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并且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与综合能力提升,是当前阶段广大知识传授者应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教学对策,不断提升教学有效性。
一、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数学是一门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化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抽象思维与创新意识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特征,导致了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难以形成正确的理解,认为数学知识比较枯燥、深奥、难以理解,逐渐使得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正在处于务实数学知识基础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往往需要基于更加生动具体的实物来理解知识。随着我们国家近年来教育程度的不断加深,不少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出现了学习分级化现象,一些孩子在幼儿园成长阶段就已经掌握到了许多小学低年级阶段的知识,导致了他们在课堂中不认真听讲等现象,以至于为以后的学习带来了比较大的麻烦。
(二)教师方面
新的课程标准当中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实施独立、开放的自主教学活动,然而具体到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化的方式,导致了整体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沉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由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调,难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不利于整体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优化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对策
(一)构建趣味课堂
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学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综合特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等,教师需要意识到这一阶段的学生大多不具备完善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趣味引导,通过创建趣味课堂调动学生的数学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需要有意识的针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思维水平等,进行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并且将教学内容与具体教材作为核心部分,开展合理化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进行“认识图形”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本节课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将足球、文具盒等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实物作为了教学工具,通过合理运用教学工具,引导学生全面理解了图形图像知识,并且为学生构建起了基本的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意识。然后,笔者再让学生们结合学习到的知识内容,例举出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图形有哪些,有的学生例举了魔方,有的学生例举出了乒乓球等,最后统计一下哪位学生例举出来的最多,并且给予该学生一定的奖励,学生们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营造出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如此一来,笔者在这一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借助生活中的实物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兴趣,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整体的教学有效性与效果。
(二)建立数学思维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不仅仅需要注重学习技能与基础知识的传授,还需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教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与解题技巧,还需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思考与讨论机会。
例如,在进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将课本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了整合,并且通过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提出:9后面是什么数字?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的班级当中有9位男生和1位女生,那么一共有多少学生呢?如果在现有的班级人数上,再增加3名女生,那么总共有多少学生呢?通过这些相关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展开思考,帮助学生建立起了分类思想,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得出答案。然后,在学生们完成20以内的进位加法知识深入理解之后,笔者再对原有的问题进行改动,让学生进行更加深入化的反复练习,这样能够有效加深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与理解程度,进而促使学生构建起数学思维。
(三)强化知识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综合能力相对来说还不够完善,他们大多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仅停留于表面的知识上,并没有自主应用与深入思考的能力,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提升。因此,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出合理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及时巩固知识,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理解能力。
例如,在进行“位置”教学之后,为了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与实际应用能力,笔者为学生们布置了相关的课后任务,让学生们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认真观察学校到自己家庭的位置,在回到家之后用自己的方式将学校到自己家庭的位置画出来。然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将学生们所画的位置图整理了上来,在此之前详细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家庭住址,以便于验证他们所画位置图的准确性。最后,结合学生们自己所画的位置图,引导他们回顾所掌握到的“位置”知识,这样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学知识与生活进行有机结合,强化了学生的生活化学习意识。如此一来,笔者运用这种方式还有效转变了传统化的课后练习方式,有效引导学生展开了趣味化的数学课后练习活动。
(四)培养数学兴趣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乏味,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感知到其中的乐趣,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体的学习效果。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进行“认识钟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首先出示了各种各样的钟表图片,并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钟表王国参观丰富多样的钟表,大家喜欢这些钟表吗?”学生们纷纷回答:“喜欢。”这样有效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接下来,笔者结合课本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了讲解,带领学生们认识了钟表,掌握到了时针、分针等知识。最后,笔者让学生们注意观察自己放学回到家之后是什么时间,并且要求学生们拿着自己的小钟表为爸爸妈妈讲解相关知识。
总而言之,数学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当中属于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开展合理有效的活动至关重要,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出发提升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与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魏群.解析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26(11):232.
[2]杨菊红.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赤子(上中旬),2015(20):310.
[3]叶建芳.小学低年级段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索[J].亚太教育,2015(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