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娇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一中学 253400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信息技术被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并在教育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相整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对高中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实践进行研究对于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笔者便对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教学难点;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理念下,课堂中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并且以板书为主。但是高中数学学科具有其本身的特征,并且数学内容也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以及抽象性,这便直接导致教学难点无法突破,相应地,教学质量也很难得到提高。信息技术这一教学辅助工具的出现直接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一方面,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赋予趣味化的特征,其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还能够将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更加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以此突破教学难点,从而顺利完成教学活动。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相整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课程内容相整合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一方面,通过恰当的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创设具体化的情境,使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来探究、发现、自主构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并形成主动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能够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帮助学生形成数学认知结构。除此之外,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相整合还能够为学生拓宽学习环境,并极大地拓展探索实践空间,使他们切实通过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而使他们真正体验数学方法,领悟数学本质。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相整合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之一便强调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整合,并倡导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呈现出来,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相整合不仅是改进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需要,还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需要。此外,随着时代的需要,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所学数学知识与内容,还需要逐步具备适应社会所具备的技能。对于这样新的教学任务,教师便不能再继续沿着传统的教学工具,而是需要新技术的支持。其次,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依靠教师讲解分析数学知识,启发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如果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示数学变化与结果,则能够帮助学生抓住数学知识的内在本质,显然,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相整合是十分必要的。
三、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
1.运用网络平台,丰富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仅仅将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来源,这样既忽视了教学资源的拓展,同时也直接阻碍了学生认知思维的发展。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优质的教学资源完成及时共享。除此之外,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相整合也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使教材中的内容得以拓展,以此实现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构建。
例如:在笔者展开“解析几何”教学活动前,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并使他们对这一章节的学习产生一定的求知欲,笔者首先整合互联网中优质的教学资源,其中,包括“解析几何的诞生、古希腊圆锥曲线史”,将这些教学资源整合到课件中,并将其真正作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这样既能使每个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他们产生更加积极的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情绪,还能够激发他们对未来领域的好奇心,使他们的知识面得以开拓,以此保证他们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为了打破教学资源的局限性,笔者还将教学课件分享到教育教学平台,以此实现教学资源的互通与共享。
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方便了学生有效复习,还能够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从而使教学呈现出开放式的特点。可见,通过有效运用网络平台,不仅能够使教学资源完成共享,还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从而使教学活动越来越多样化。
2.利用电子白板,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高中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造成教学难点常常难以突破,这样便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从高中数学课程来分析能够看出代数、几何等模块都是教学的难点,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便难以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然而,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便能够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新思路,其中,电子白板具有画、写等功能,能够使静态的数学知识以动态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数学新知。
例如:在“指数函数”这一章节教学中,为了突破“底数a对指数函数图象的影响”这一教学难点,笔者首先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展示“某种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与此同时,伴随着问题的提出,即:15分钟后会产生多少细胞?这一问题便引发了学生的猜想,在学生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想后,笔者便在电子白板上拖动文本框,并公布具体的答案。在此之后,笔者揭示教学主题,使得学生对指数函数产生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除此之外,为了突破教学难点,笔者引导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写出a取值不同的情况下符合上述条件的指数函数形式,这便引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到分析、探究活动中。随后,笔者同样在电子白板上投影出指数函数的动态图象,进而加深了学生对指数函数图象以及性质的理解。由此可见,利用电子白板这一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彰显出学生为主的教育观,使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能动作用,还能够给学生提供突破学习难点的新思路,从而实现学习活动的高效性。
3.使用微课视频,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并且对于学生而言,常常使他们感到枯燥,同时,容易伴随着厌学这一认知障碍的出现。而微课这种信息技术手段能够丰富单一的教学模式,并能够以视频的方式将数学知识呈现出来,给学生多种感知觉的冲击,除此之外,还能够为学生创造生动、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以此维持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为后续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奠定情感基础。
例如:在“空间几何体”这一章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了解空间结合体的结构特征,笔者首先运用微课展示“东方明珠、水立方”等建筑物的图片,这样的图片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进而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之后,微课视频中再次展示出具有柱、棱、台等几何特征的空间物体。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以此为研究对象,不断观察,并展开讨论,进而使他们能够根据某些分类标准对几何图形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除此之外,笔者再次运用微课引导学生总结面、顶点、棱的定义,这便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构建。由此能够看出,通过微课视频既能够为课堂注入新活力,使课堂呈现出较为活跃的氛围,还能够给学生一定的视听觉冲击,调动他们的各项认知同时参与,从而强化他们观察能力以及感知事物的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拓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进行整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深刻体会到这一新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含义,并将其作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这样一来,既能够带给学生多种感知觉的体验,打破学生学习的枯燥感,并以此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还能够将板书无法表达的数学知识以动态化、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契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苏娟.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5):56-57.
[2]罗艳妹.高中数学运用信息技术的尝试[J].新教育,2015(15):25-26.
[3]姚翠云.高中数学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研究[J].考试周刊,2016(69):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