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斌
重庆市丰都县保合镇初级中学校 重庆市 丰都县 408206
摘要:初中数学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重头戏。学生需要在此阶段形成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便能够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分析世界、表达世界。在这个阶段数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和对数学的学习态度。教师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采取正确的方法高效地进行数学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情况,有赖于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注意力的集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好坏,决定了学习质量的高低。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强化运算;重视推理;丰富想象
学科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自身应当具备的适合自己前途发展的品格与能力,强调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个人修养。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逐步掌握严谨的思维习惯,采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知识积累。学习过程会更加轻松,学习效率攀升。本文作者用自身多年的教学实际经验,探究了初中教学过程中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方法,期望对广大的师生和朋友产生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强化数学运算水平
运算能力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能力。初中数学教学重点在于数的认识以及运用,常常涉及到有关数字的计算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科学科学的数学学习态度,培养严谨数学学习精神,学生在进行计算和听讲的过程会更加仔细从而自己的数学运算水平得到强化。同时运算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数学答题结果,强化学生的运算能力,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与准确率,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借助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数学运算法则,并在不断验证与练习中巩固学生的运算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运算水平。
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加减法”一节时,我在课堂上首先复习了之前所学的正数、负数、数轴等基本概念,然后我在课堂上提出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因为引入了负数这一个概念,学生计算正数与负数相加的结果不熟练,所以我在黑板上写出了六道关于有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让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答题。答过题之后,我认真分析了他们的解题过程,并且指出了其中应该注意的要素。随后我向学生解释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且要求他们进行记忆。然后根据课本上的例题和练习题,我布置了相关的课堂和课后作业,让学生们对课堂上的知识重新巩固,在练习中,对所学到的知识深入地理解运用。要想提升学生的运算水平,就必须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所以这节课我布置了很多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在课后完成,并且在课堂上我进行了讲解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得到相应的锻炼。总之,学生想要提高自身的运算水平,必须经过不断练习与复习,真正地理解算理,才能够切实掌握运算方法,并灵活运用。
二、重视数学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不仅是数学学习需要用到的重要工具,这种能力在生活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逻辑推理能力同样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学到的。它需要在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加以适当的引导、训练学生自主逻辑推导能力,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质会不断养成。数学逻辑推理主要包含两种类型,第一是从小范围成立的命题推断更大范围的命题推理;第二是从大范围推断小范围的命题。
命题作为数学交流的主要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格外重视,并引导学生关注命题,验证命题正确与否,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有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习惯与交流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授“勾股定理”一节时,我通过书本上地砖的例子,引出了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即勾股定理。通过对地毯上地砖组成三角形边长之间关系的分析,我让学生自行在学习小组中进行探究,看看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互相满足什么条件?课堂主体性充分交还给学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在学习小组之中相互交流和计算,对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探讨。随后根据课本内容,我告诉了同学们,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数量关系是:“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具体的证明方法,我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本,然后根据课本上提出的方法进行尝试证明。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我的课堂提问方式得到进一步训练,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以及数学运算能力得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能力的提升亦具有帮助。在此过程中,教师以生活化的问题引出数学命题,使学生在交流与探究中探究命题的真伪,并不断地推断命题,最终得出正确的答案。而学生也能够获得一定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更加主动地钻研与推断数学命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与能力。
三、丰富直观想象能力
学生在进行有关图形的学习和解决关于图形问题的时候,需要运用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想象能力的好坏,决定了这些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可以联想到空间中图形的具体情况,有的学生在此方面却基础薄弱。所以说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训练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学生和老师都应对此加以注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诱发学生开展想象,引导学生利用几何图形理解与解决数学问题,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建立形与数的练习,从而找到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而学生也要积极地配合教师,利用立体空间想象能力进行分析、推理与论证,丰富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解“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节时,我将这节课的内容分为矩形、菱形、正方形三个部分进行分别讲解。学生在了解了这三个图形,自身的性质以及相关的证明方法之后,我在黑板上出了关于图形折叠的几道例题,让同学们先自己在课堂上尝试解决,随后在小组之中讨论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然后我在讲台上通过折纸的方法,生动地展示了图形折叠过程中变与不变的数据,学生通过我的演示,丰富了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解决有关图形问题的过程中,更加的得心应手。随后,我告诉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是我们解决几何问题的重要学习工具我们在每次的学习和解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时刻运用这种方法,不断锻炼我们的数学想象能力,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具有正面的作用。”通过训练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学生解题思维得到扩展,学习兴趣愈加浓厚。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图形,动态化地演示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直观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空间想象,同时也能够在丰富的图形展示中,让学生有具体的想象方式与事物,从而在以后遇到相似问题时,能够直接展开想象,从而解决较为复杂的空间问题。
总的来说,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学生学习阶段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学科素养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教授过程,循序渐进地开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竭尽全力,教师应当注意到这一点。此外,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是多样的,教师需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教学策略,将教学内容、核心素养、教学方式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使得学生相关学习能力得到加强,学习兴趣浓厚,教师教学负担亦可以减轻,数学过程中的阻力也会慢慢减弱,最终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小燕.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04)
[2]刘杨.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7,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