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创建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7期   作者:宋洁文
[导读]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

        宋洁文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新城中心校晶宫小学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是小学学习中重要的学科,学习数学对学生知识探究、创新理解以及抽象想象等能力具有重要的培养作用。但是,当前教育方式依旧过于传统,课堂教学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开发不够深入。所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成为当前教师关注的方向。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有效课堂
        有效教学是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掌握教学知识点,提升自己学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经过数学学习,学生需要记忆丰富的数学概念、掌握多种解题技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需要背诵的数学知识也会逐渐丰富起来。虽然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相对简单,但是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构建数学意识的关键阶段。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为学生开展有效性数学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效果。下面,本文就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创建进行探讨。
        一、设计数学操作教学,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动手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实现有效课堂创建的方式之一。相比较其他学科来说,数学概念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或者直观体验来有效掌握。并且,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理解能力不强等原因,一旦出现难度较大的题目,学生很难理解和解答。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操作性的数学教学,让学生在数学操作中,通过动手操作来直观体验数学知识,从而发展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对数学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数学学习中,图形问题是抽象的数学问题,需要运用动手操作来有效理解。在学习“轴对称和平移”这部分数学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有效掌握图形的轴对称概念以及对称轴,教师就为学生设计数学实验。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先找一些相关视频和图片。如,图片《对称轴图形》、视频《轴对称图形的制作》等等,引导学生观看。接着,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轴对称图片的制作方式之后,能不能动手画一下相应的图形呢?”这个时候,学生会跃跃欲试,都想把图形画出来。这样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学生会不自觉的想要加入到学习活动中。运用实践教学,能让学生激发出数学学习的乐趣,及时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还实现动手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发挥情境创设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在教学中,通过运用情境创设将学生引入到具有真实情境中的一种学习方式。情境创设是情境教学中的核心,它可以为学生营造出具有真实且生动的学习环境,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有效发展兴趣,学生也愿意加入到学习活动中,记忆、接受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效果,教学目标也能快速实现。
        例如,在学习“位置与顺序”这部分数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利用教室环境,为学生创设数学情境。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先选出一位学生,让学生站在讲台前,并向学生提出教学问题:“现在,从你的角度上看,找一下第三列第四行的同学。”学生仔细数了数座位之后,就找到了那位学生。接着,教师可以让这位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提出问题:“那么,现在你可以想象一下,你之前找的第三列第四行的同学,现在以你的座位上看,他是在你的左边还是右边,数几个座位呢?”经过情境创设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理解位置与顺序的数学概念,对未来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发挥情境创设作用,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有效发展,会自愿加入到学习活动中,为有效教学打造基础。
        三、设计数学探究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可以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思维拓展都能得到提升。而在数学学习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一种自由的思考环境中,能自主提出问题,还能在此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所以,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产生问题思维,帮助学生了解到深层次的问题和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这部分数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之后,教师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并为学生布置小组任务:“在小组学习中,结合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点,思考一下四边形内角和的求解方法?说说你是怎么求出来的?分享给其他同学吧。”提出数学问题之后,可以让学生仔细思考,寻找解决答案。这个时候,部分学生会直接拿出量角器进行测量,部分学生会将四个整合一个角进行测量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找出了解决方式,并说出了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运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还能够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
        综上所述,数学学习的范围是十分广阔的,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加,学习难度也会不断提升。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构建有效课堂为任务,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开展数学教学。这样,才能有效解决传统教学的弊端,为学生带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淑红.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羊锦冰.试论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2(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