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7期   作者:施晓明
[导读] 近年来,在新课改背景下,随着学生主体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施晓明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实验小学161500
        摘要:近年来,在新课改背景下,随着学生主体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实际针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们就有必要时时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而努力,特别是在其中的计算教学环节。具体而言,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有必要正视学生主体在教学中所占据的中心地位,加强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详细了解,进而结合计算教学内容探究应用多元科学引导措施,以最大程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优化数学计算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学生主体作用
        实际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具体进行计算教学活动的时候,很多教师都对学生主体作用重视不足,极少为此研究应用多元科学有效策略,那么自然也就很难获得学生们的高效配合,无益于优质完成预设计算教学任务,不利于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迅速提升到较高水平。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坚持的教学思想理念慢慢发生了一定转变,逐渐认识到了学生主体价值,进而为充分加以利用展开了系列深入研究探索活动。具体而言,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有必要尽力了解所教班级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兴趣等各方面信息,接着针对性研究总结系列有效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积极投入实际学习活动当中。基于此,进入计算教学环节的时候,各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配合下最大程度挖掘多元科学教学训练手段价值,促进学生整体数学计算能力稳步提升。
        一、融合生活元素设题,调动学生数学计算实践兴趣
        实际要想促使学生数学计算能力逐步发展到理想水平,各任课教师不仅需要加强科学训练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引诱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学习锻炼,否则终将难以完成既定计算教学任务,即无法促使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显著提升。鉴于此,平时开展计算教学工作的时候,各小学数学教师就有必要融合生活元素设题,增加数学计算趣味性,有效调动学生数学计算实践兴趣,以充分借助学生主体作用优化计算教学效果。
        例如,平时基于《分数乘法》部分内容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我重点在其中的计算教学部分花费了较多时间和精力,且为了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配合推进既定教学计划而引入了丰富生活元素。具体而言,完成基础理论知识讲解任务之后,引导学生参与计算练习的时候,我着重融合生活元素设计了诸多计算习题,其中包括“某纺织厂一共125名工人,其中有3/5是女工,请问工厂一共有多少男工?”“张大爷家承包了一片果园,去年产梨90吨,今年比去年增产了2/5,请问果园今年产了多少吨梨?”“某商场一种女装原单价为180元,现促销价比原价降低了1/5,那么现在这种女装以什么价格售卖?”等等,要求学生们独立思考解答。这样,借助丰富生活元素,我即顺利诱发出了班级学生的自我生活联想,改善了学生对数学计算活动的传统印象,从而有效调动出了他们的数学计算实践兴趣,益于他们积极锻炼增强数学计算能力。
        二、分层提供计算习题,提高学生独立计算练习信心
        在实际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教师要想顺利实现既定教学目标,都需要充分借助学生主体作用和力量,但很多时候却会遇到种种阻碍,而学生信心不足显然是阻碍之一。鉴于此种情况,在平时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际进行计算教学工作的时候,各任课教师就需全面了解学生当前能力,进而基于结果分层提供计算习题,有效提高学生独立计算练习信心,促使学生积极高效投入计算练习活动,稳步增强数学计算能力。
        例如,平时课堂上组织学生们学习《分数除法》部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为促进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迅速提升,我特别加强了计算教学工作,而且鉴于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还适当引入了分层思想理念。

具体而言,完成基础教学训练任务之后,我通过简单测验而了解了班级学生当前的数学计算能力水平,并据此将学生们划分到了不同层次,接着就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了不同难度的计算习题,其中既包括如“现有香蕉100千克,是苹果重量的1/5,而苹果重量则是梨重量的2/5,请问苹果一共有多少千克?”等难度较大的习题,也包括如“比40多1/5的数字是多少?”“1/4减去1/5所得差再除以50结果是多少?”等难度较小的习题,要求学生们计算解答。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因为需要计算解答的习题难度恰当,所以学生们独立进行计算练习的自信心即明显增强,有助于他们更加积极参与到实际练习活动中,迅速增强数学计算能力。
        三、布置课后实践任务,引导学生拓展锻炼计算能力
        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任何一个教师而言,要想顺利实现理想教学目标,在学生积极配合下推行既定课堂教学计划是必要的,但这样远远不够,他们还需要为学生创设拓展自主学习机会,使学生们得到更多有效锻炼。由此,具体针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数学计算教学工作的时候,每个任课教师都有必要基于科学研究而努力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着重为学生布置恰当课后实践任务,引导学生拓展锻炼计算能力,促进预期计算教学目标迅速达成。
        例如,平时引导学生们学习《数学广角──鸽巢问题》部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我首先按照既定计划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且在此期间着重在计算教学环节花费了较多精力,从而促使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显著提升。但为了达到更高计算教学要求,我又在临下课的时候为学生们布置了一定课后实践锻炼任务,即在课后阶段,每个学生都需要基于所学积极思考解答诸如“在将一些鸽子放入7只笼子里的时候,要想保证其中一个笼子里至少有4只鸽子,那么这些鸽子至少有多少只?”“7只鸽子飞入6个鸽舍,为什么至少有2只鸽子飞入同一个鸽舍?”“在1到2006这些数字中,要想保证其中一定有两个数的和为2008,则至少需要从这些数字中取出多少奇数?”等系列计算习题,另外还需要灵活运用所学计算知识和技能尝试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这样,通过完成课后计算实践任务,班里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拓展锻炼计算能力的机会,那么自然促使自身数学计算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大幅增强,慢慢趋近理想水平。
        四、鼓励自主合作反思,促进学生计算练习行为优化
        实际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非常必要,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并探究针对性解决策略,优化学习实践效果,促进自身综合能力不断提升。鉴于此,在平时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具体引导学生锻炼计算能力的时候,各任课教师就需要时时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反思,益于学生互帮互助优化实际计算练习行为,为最终顺利实现既定学习发展目标增添助力。
        例如,平时努力基于《百分数(二)》等各部分内容进行计算教学工作的时候,为了更加顺利地完成既定学生培养任务,我特别鼓励学生们进行了系列自主合作反思活动。具体而言,每当教学活动告一段落的时候,我都会根据学生们一段时间的表现而将他们划分到不同小组,鼓励各小组学生积极就彼此这一期间的计算学习锻炼行为进行讨论交流,以全面认知自身不足的同时总结出系列更加科学的计算学习实践经验。具体如:在锻炼计算能力的时候,学生们需要加强对审题环节的重视,有效培养自身审题能力;学生需要基于自己的水平循序渐进地参与计算能力训练活动,以有效提高计算锻炼效率等等。在此诸多科学经验指导下,班里几乎每个学生的计算练习行为都得以显著优化,有助于学生整体数学计算能力大幅提升。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计算教学部分至关重要,所以,教师们就有必要着重加强计算教学工作,并基于科学研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努力优化计算教学效果,促进班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稳步增强。
        参考文献:
        [1]张淑珍.小学数学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分析[J].新校园(阅读),2015(08):109-110.
        [2]张洪霞.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