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7期   作者:罗昭权
[导读]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学生课程科目中最为重要的一门,

        罗昭权
        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大水小学 564602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阶段,学生课程科目中最为重要的一门,其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其课程目的在于不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是小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当然也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获取的关键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数学课堂的教学重点放在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上,小学生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不是通过几节课就可以完成的教学任务,其中一条有效途径便是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结合情景教学,以便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教学;教学方法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基本课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也愈加重视起来,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为主,培养小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当今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例如,教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过程粗糙难懂、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等,教师必须加强对这些弊端的足够重视。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情景教学法基本特征
        情景教学法最早起源于英国的教育体系中,其主要内涵是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丰富的教学内容,如游戏、视频、图片、角色扮演等融入到课堂当中,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趣味性,以达到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目的,进而增强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以便更好地帮助教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在情景教学法的运用中,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目标和对象,通过科学地开展情景教学法,可有效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对学生创新意识及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起到积极作用。一般情景教学法的创建中,一般要遵循以下三点原则:
(一)具有真实性。
        情景教学法的运用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模拟构建真实的生活场景,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在原本枯燥的课堂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在进行情景教学法创建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情景教学要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环境,为学生搭建模拟度极高的教学情景,从而有效降低学生的新知识学习的陌生情绪。
(二)具有互动性。
        情景教学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其与传统教学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便是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局限性,使教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地互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在实际情景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本,保证其教学活动均是围绕学生开展。
(三)具有全面性。
        构建情景教学法需要教师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各类事物进行合理改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情景教学所带来的真实学习环境中,帮助学生创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心理上养成热爱学习的学习理念,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
二、小学数学运用情境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情境教学在数学课堂的合理运用,首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后,帮助其更好地将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有趣的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料使原本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易懂,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另外,情景教学法更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媒介主要靠课本,教师讲解课本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使学生无法发挥其自身课堂的主体性,进而导致学生逐渐对数学学习丧失兴趣,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情绪。而在数学课堂上利用情景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帮助教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当今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师与学生无法进行有效互动、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等,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普遍无法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研究和掌握情景教学法的实践运用,将情景教学切实融入到实际数学教学过程当中。
(一)情境教学的创建要符合学生兴趣
        情景教学的创建需要教师以学生兴趣爱好为主,学生的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动力,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后,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为此,若想切实提升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习质量,教师首先应当注重对学生数学兴趣爱好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时刻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小学生群体特点,天生活泼好动,极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课堂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对课堂丧失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多将趣味性的语言及生动的教学内容融入到课堂,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牢牢吸引过来。
        例如,在进行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这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课前对学生们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手臂是多长吗?并邀请几名学生上台进行测量,增强全班学生的课堂互动性,使学生的注意力时刻紧盯课堂。
(二)情境教学的创建要有较强实践性
        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受于我国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弊端因素,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十分依赖教材,更加注重对数学知识理论的灌输,缺乏组织学生实践的过程,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创建贴合实践性的情景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感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为牢固。
        例如,在进行二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这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不同的图形纸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纸片随意进行图形的组合,使学生自己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进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三)情境教学的创建要贴合实际生活
        小学阶段进行的数学学习,其内容更加贴合于实际生活,而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便是可以利用所学,对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以此更好地提高小学生实际生活能力,丰富小学生生活常识。基于此,教师在设计情景教学的过程中,其内容要紧跟学生实际生活,从实际生活中寻找合适的教学素材。
        例如,在进行二年级上册“角度的初步认识”这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能看到那些带有角度的东西呢?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或者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在进行情景教学的创设中,有一点值得教师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展不够健全,在选择合适的情景教学素材时,要切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寻找最为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在实际课堂学习过程中可以跟紧教师教学节奏,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
(四)情境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便运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将生动的音视频教材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本枯燥难懂的数学知识以更加有趣的形式呈现在课堂,提高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总之,情景教学法是使学生更好地提升数学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可以将情景教学有效地融入到数学课堂,以更好地培养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加愉快的学习环境。创设情景教学对教师也具有一定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足够理解与掌握,才能使情景教学模式发挥其最大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建梅.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读与写,2018,15(36):147.
[2]熊良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12):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