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7期   作者:刘怡菲
[导读] 我国无论发展到任何时期,教育都显得尤为重要

        刘怡菲  
         广东省惠州市惠港中学  516007
        
        摘要:我国无论发展到任何时期,教育都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初中阶段的教学。初中阶段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如果能在初中阶段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能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的完成后续的学习任务。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传授,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此来促进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策略;语文思维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只要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就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样片面的思维理念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学”与“思”是两个不可分割的主体,尤其是在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有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加高效的学习语文知识,同时自身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一、语文思维的特点分析
        (一)广泛性
        语文思维最为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广泛性,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区别在于其综合实践性极强,语文知识中包含社会科学、历史、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也正是因为所涉及的内容较多,使得语文思维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必须有一定的宽度,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大量的语文知识。
        (二)交流性
        语文思维除了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以外,还具有交流性。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沟通和交流,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发现自身思维上存在的不足,通过沟通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教师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渗透性
        语文思维最后一个特点就是具有渗透性。语文教学其实并不只是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是让学生去感受各种美,其中包括形象美、意境美、韵律美等等。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思维教育理念
        虽然在初中阶段教师已经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思维的培养,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一时之间很难对原有的理念进行转变,这就直接导致所开展的语文教学工作仍然换汤不换药,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变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严重缺乏思维教育的理念,仍然将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放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没有具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这就直接导致在初中阶段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语文思维。


        (二)忽视了思维独立性的培养
        教师对于学生成长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始终处在正确的发展方向上,这有利于学生更加高效的掌握知识,同时思维也能得到很好的完善。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引导的“度”,如果失去了引导的平衡性则会直接导致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缺乏独立思维能力,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懂得举一反三,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会变得越来越固化。
        (三)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使得教师会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考察也仅限于学习成绩上,这会严重忽视学生的整个成长发展过程,单一的教学模式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文思维也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策略
        (一)教师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进行更好的培养,则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教师需要对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不断提高,以最饱满热情的态度来面对学生,当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以后,则能为学生开展更加高效的教学工作,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进行影响,以此来推动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二)积极与学生展开互动,以对话方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多进行互动,采用对话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应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进行发言。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做的就是充当一个指引者的角色,对学生的思考方向进行适当的引导,以启发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样才能在思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此同时学生的语文思维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深入挖掘学生语文思维的深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大量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语文思维深度进行挖掘,将整个语文教学朝着纵向和横向的方向进行拓展,这样既能让学生积累大量的新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技巧。当学生的思维深度加深以后,则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索,学生会逐渐养成探究精神,会积极主动的去探索一些文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的对一些字词进行讲解,应该让学生将字词的内容带入到全文进行分析,结合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情况来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此来更加高效的掌握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进行培养,从多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广度和宽度,充分认识到现存的教学问题,以具有针对性的方式来对问题进行解决,以此来推动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生科.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策略[J].品位经典,2020(09):131-132.
        [2]王永奎.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的培养[J].天津教育,2020(24):177-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