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实现高中数学高质量课堂教学的路径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7期   作者:  陈伟楠
[导读] 数学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体系的基础课程

        陈伟楠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53000
        
        摘要:数学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体系的基础课程,高质量、高效率的高中数学教学能够保证学生知识的拓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所以,提高高中数学课堂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革新课堂教学理念、巧妙设置课堂导入、创新课堂教学手段、重视课堂提问环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五个层面出发,系统地分析实现高中数学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科学路径。
        关键词:实现;高中数学;高质量;课堂教学;路径
        长久以来,高中数学教师多受应试教育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将课堂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放在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盲目地运用灌输式的方法和策略,最终只能是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和整个数学课堂的低质低效。针对这种情况,高中数学教师要彻底地更新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把握新课改理念和新课程标准,从现实学情出发去推进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创新,从而达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一、革新课堂教学理念,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理念是行为的指引和先导,教学理念的革新是新课改下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实现高质量教学的重要前提。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彻底地摆脱过去“以师为本”、“师道尊严”等落后观念的束缚,坚持并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全新理念,肯定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尝试以平等的身份、真诚的态度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让课堂教学的氛围因此变得更加和谐、自由、宽松,使学生能够保持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良好情绪,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
        例如,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占据课堂主导权,学生们被动接收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会使得课堂氛围紧张,学生们的学习压力过大,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所以,笔者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如,笔者会在课堂中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们利用这段时间预习本节课程的内容,熟悉新的即将要学习的内容,随后,笔者再让学生们谈一谈自己的预习成效,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对于学生们的问题,笔者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进行强化,完善学生们的学习方法。这样,笔者通过革新课堂教学理念,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巧妙设置课堂导入,奠定课堂教学基础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导入是起始和开端,导入环节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而关系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对此,高中数学教师需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以及新课内容的研读,以此来确定导入的基本内容,进而在课堂伊始利用游戏、竞赛、故事、问题等多样化的方式来进行导入,引出正式的课堂教学内容,以发挥出导入的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促使学生在兴趣驱使下展开主动地学习,为课堂教学的科学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授《圆的方程》时,上课后,笔者并没有直接对新的课程展开教学,而是先带领学生们对前面所学的“直线方程”进行复习,进而巩固学生们的知识掌握。随后,笔者再引入新的课程,如,笔者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形图案,让学生们尝试分析其中的数学知识,这时,笔者在圆上随机标记了几个点,然后让学生们思考圆上的哪个点是定点,哪个点是动点?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引入,学生们的思维得出激活。最后,笔者结束导入环节,正式引出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带领学生们深入研究圆的方程有关的知识。这样,笔者通过巧妙设置课堂导入,奠定了课堂教学的基础。


        三、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引入先进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了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课堂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所以说,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创新的观念和意识,通过不断学习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善于将多媒体、电子白板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来,对数学知识进行动态化、信息化的加工和处理,再通过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形式呈现出来,创设直观、形象且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和听觉等多个层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加快学生知识理解进而提高课堂实效。
        例如,在教授《椭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但课程中涉及到一些图象,需要学生们通过图象来判断椭圆的方程,所以,笔者引入先进技术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组图象,让学生们尝试分析图象中的轨迹,随后,笔者再根据图象引出椭圆的标准方程,渗透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另外,笔者还带领学生们通过图象来演示椭圆方程的推导过程,强化学生们对椭圆知识的理解。这样,笔者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速度。
        四、重视课堂提问环节,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能够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自主探究,实现深层次的学习。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给予课堂提问充分的关注和重视,不再局限于单方面地知识灌输。具体而言,教师应实现对数学教材课本的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提炼出其中的重点、难点和要点内容,并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出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时机来进行提问,以创设特定情境、设置课堂悬念,触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发散思维展开深层次地学习与探索,助力课堂进程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教授《导数的计算》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主要以计算练习为主,但长时间的计算联系很容易使学生们失去学习的热情,甚至会造成学生们的学习疲劳。所以,笔者改变教学模式,采用提问教学法展开教学,首先,笔者会带领学生们学习导数计算的方法,让学生们熟悉本节课程的内容,随后,笔者再提出问题,通过问题启发学生们的思维,提出问题后,笔者会给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时间,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这样,笔者通过重视课堂提问环节,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探究。
        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生活是知识产生的源泉,也是最终运用的归宿,将生活实际和数学教学联系起来是学科的本质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策略。对于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拓展课堂教学的思路和范围,以现实生活为教学的出发点,主动地去观察、挖掘和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实际体验相关的案例和素材,再巧妙地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来,还原并创设出生活化的场景,促使学生深入其中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现实意义,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并切实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教授《随机事件的概率》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考虑到这一特征,笔者融入了生活元素展开教学。首先,笔者引出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们分析其中的数学问题,然后,笔者再带领学生们利用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式对问题进行求解,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总的来说,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和根本目标,同时也是直接推进新课程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的强大动力、重要支撑。因此,对于广大的高中数学教师来说,我们必须要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直面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端正教学的态度,以现实学情为基础,来推进革新课堂教学理念、巧妙设置课堂导入、创新课堂教学手段、重视课堂提问环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等策略的运用,创新并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建构科学的教学模式,进而实现高质量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顾引进.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技视界,2014(17):232+257.
        [2]俞勇进.浅谈如何打造高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J].才智,2013(04):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