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高
盘州市淤泥乡中学 贵州省六盘水市 553523
摘要: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提高教学效果,是物理学科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表现,也是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满足学生个人学习需求的重要途径。为此,物理教师要正视自己的物理教学职责,在物理教学中不断思考、尝试。在此,基于一定的教学经验,本文从“开展预习指导”“提高课堂导入的有效性”“开展合作学习”“加强对于作业的设计”“加强复习指导”几方面出发,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策略进行了一定的探究,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效果;预习;自主;复习
物理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无需多言,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关键阶段,但是在这一阶段由于物理知识的复杂性、抽象性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小的困难。为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学生的感受与想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新教学活动的设计观念,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果。下面,本文对于物理教学效果的优化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开展预习指导,促使学生做好学习准备
在过去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被动地跟随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节奏,忽视了预习的重要性,在课堂上缺乏自己的主动性。师生都需要认识到,预习是十分重要一环,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预习,利用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
例如,在教学“内能的利用”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定的预习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在预习导学案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难度不要太高,旨在让学生可以在问题的引导下产生自己的思考即可。并且,教师也不应对学生的预习导学案的正确度做过高的要求,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认真地完成,是否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整体了解。在预习导学案的引导下,相信学生可以对教材中的知识有一个较为初步的理解,能够在课堂上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此外,教师也要对学生的预习导学案完成情况进行了解、反馈,给予认真预习的学生适当表扬,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来适当地调整课堂教学,这样学生的课堂效率会出现显著的提升,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二、提高课堂导入的有效性,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部分,有效的导入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物理知识本来就存在一定的枯燥性、抽象性,很多学生因为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对于物理课的期待感特别低,不太喜欢上物理课,自然也就难以在课堂的一开始有效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为此,教师需要从导入部分出发,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可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开个好头。
例如,在教学“内能的利用”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去思考生活中内能的利用,比如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等,并且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相应的图片,从而促使学生可以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投入这节课的学习,并且也可以降低物理知识的抽象性,促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日常生活中。生活中有很多司空见惯的物理现象,但很多人并没有去想过其中的原因。因此,在导入时将这些现象列举出来,问一问学生,效果十分明显。除了生活化的导入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故事化的导入方法,即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讲一些小故事,从而促使学生可以产生学习的兴趣。物理学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物理教师要学会加以利用,提高导入的有效性。
三、开展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发挥主体性
目前,合作和探索性教学模式的优势正在逐渐显现。在最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合作学习已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活动是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为核心内容的教学活动。在物理课上,学生需要思考合作主题并与他人交换意见。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学生可以在物理课堂中展示他们的价值,并感受到他们的学习能力。为此,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需要充分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而小组是合作学习活动的重要形式。教师要注意对于学生的分组,并且给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空间。
例如,还是以“内能的利用”这节课为例,因为学生之前已经进行了一定的预习,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一定的讨论与交流,根据自己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开展一定的合作实验,比如让学生小组去探究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为了促使学生的小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个短片,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活塞、气门、连杆、曲轴的动作情况。之后,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代表尝试着针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在组内合作的基础上加强组间的交流,提高合作的效率。之后,教师再在学生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这节课的知识。
四、加强对于作业的设计,促使学生可以巩固学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作业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关键的环节。可以说,作业完成质量能够反映学生在课堂听讲后的知识掌握程度及灵活运用能力、水平。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物理教师可能过于注重作业的量,导致学生陷入了题海战术中。久而久之,学生会将作业作为一种负担。对此,教师需要在物理作业方面注意加强创新,更为注重作业的“质”。
例如,在讲“电功率”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自己家里的电器进行探究,去尝试探究它们的工作原理,以此作为物理作业。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还可以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同时,在这样的作业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力、观察力、动手力。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定的分层作业,即提高作业的分层性、针对性,让不同的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完成,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这样不但可以促使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还可以让学生避免对作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由此可见,在物理作业的设计方面,教师需要考虑的方面还是很多的,其需要加强思考、创新,以有效性的作业来促使学生巩固知识。
五、加强复习指导,系统掌握知识
除了作业之前,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初中物理教师在完成一段时间的教学内容之后,需要及时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加强复习。尤其是在初三阶段,学生不仅要学习新的物理知识,还要对之前学习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复习,要更为系统地、整体地掌握知识,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更为灵活地运用知识。为此,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复习工作,加强复习指导。
例如,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对于学习的物理知识进行梳理,在各部分知识之间进行一定的联系,从而能够有效地从整体上去理解知识,并且能够从整体上去进行一定的查漏补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重视相关教学试卷、网络习题以及其他学校的模拟试题,以此来促使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题型,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复习阶段可以认识到自己所漏掉的或者是忽略的盲点,更为仔细、严谨地做好查缺补漏工作,从而提升复习的整体效果。
总而言之,物理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需要从多方面出发,不断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物理,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保证物理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蔡红莲.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46(22):26.
[2]张荣水.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231.
[3]刘爱红.初中物理教学必须重视的三个问题[J].华夏教师,2017(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