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7期   作者:焦金婷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高中生发展核心素养已经越来越重要了,

        焦金婷
        河南省淮滨县中等职业学校            河南省 信阳市 4644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高中生发展核心素养已经越来越重要了,尤其是对于高中历史而言,要培育出学生们一些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帮助学生们历史核心素养全面地发展,因此任课教师要严格落实好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展,促其发展,以此完善高中生应有的历史思维品格素质,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学课堂的发展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学生
        在高中历史的教育教学课堂之上,素质教育才是最根本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们在了解,认知历史知识与事件的同时使其具备一定的价值观念和正确的学习态度,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思考,不偏袒任何一方,因为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以此可激发当代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历史高效课堂的建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历史核心素养是学习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我们要根据这一点来为本班的学生们创设一个丰富的教学情境来学习,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发展,激发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探索欲望,更好了解历史相关的事件与背景,同时也要认真地辨别一些历史事件的真假,让他们对历史问题产生无限的思索,促其发展,能极大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有利于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授“自由放任”的美国这部分内容时,由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时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时间较远,因此学生对当时的国际和社会现象无法有更深入的体会,这就导致这一课知识的学习有点难以理解。鉴于此种情况,在授课开始前,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为学生们播放《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下的美国》的一些生活和经济状况,让学生们对当时的社会作业和人民生活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加上老师的细心讲解,使得学生们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危害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其后再为学生们讲述2007-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的发生情况与现状,让学生们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高中历史课堂的高效构建。
二、创新方法,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传统的教育教学课堂主要是以老师的讲述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倾听者,课堂中也主要是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整节课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因此我们作为一线教师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模式指引,引导学生们去主动地探究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历史学习思维得到发展,使其更好地认识历史,掌握历史脉络,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高中历史课堂的教育教学策略。


        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会先利用多媒体视频为学生们展示“兵谏亭”,让学生们通过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激发学生的兴趣,探索“兵谏亭”背后的故事,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们去考量如果他们两当时没有那么做,事情的发展事态会是怎样的呢?以此引发学生们的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们更好地去了解西安事变的重要性,促使学生们历史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发展。
三、尊重学生差异,做到一视同仁
        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育教学之中,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要尊重学生们的差异,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全面地发展,同时老师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有助于高中历史课堂更好地发展,进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水平。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们去深刻地探究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导火索、结果及影响,让学生们认真仔细地探究讨论失败的原因,也可以从政治上,军事上等方面进行分析,促其发展,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全面地发展。通过有效分析和思考,促使学生明白“鸦片战争”从政治上归因是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从军事上分析,是因为当时的军官和士兵已经被鸦片腐蚀等等,使得学生们的历史思维得到发展。此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视频的形式为学生们展示当时清政府与英国两大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比较,并鼓励学生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得历史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地轻松随意、充满探究氛围,最后由教师对这一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全面讲解和总结。这样的授课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使历史基础薄弱的学生也敢于参与课堂学习之中,促其发展,有利于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发展,从而提升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育教学之中,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去考量,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能力,能激发出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去学习历史知识,促其发展,使其可形成丰富的价值观,也能使得学生们养成良好地历史学习思维习惯,使其积极地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之中,有利于高中历史课堂的教育教学发展,落实好课程的核心立意。
        参考文献:
        [1]乔学男.“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08):144-147.
        [2]龚涛.浅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落实——以“身边史料”涵养实证精神的教学探索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7,30(10):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