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锦玉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分校
摘要:在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正式开始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小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对于班级的管理情况也逐渐的重视起来,班主任需要根据学校以及家长的要求,及时的更新自己的对于课堂教学的管理理念,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本文就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难点与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指导意见。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难点的应对策略;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管理策略;转变班级管理观念;注重学生主体学习地位;提升班主任专业素质;优化课堂管理策略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小学生刚进入到小学阶段,正式开始学习的时候,内心都是非常激动的,但是,因为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的方式,还有对于知识内容的认知范围,以及感知能力,都是不同的,这就会给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带来非常多的困难,而且在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引起了家长的极度重视,而在面对家长和学校的要求时,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是越来越难开展,所以,教师就需要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开展因材施教的管理措施,制定个性化的管理策略,从而对管理中的重难点进行应对和解决。
一、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管理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不管是哪个学科科目的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学生的学习水平就是如此,不仅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刻,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任课教师在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就需要向班主任反映学生在班级学习过程中的情况,班主任在与任课教师沟通交流之后,也需要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才可以准确的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从而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进行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的管理策略,提高课堂质量的管理水平。
例如,教师在一次大型考试结束之后,就需要与班主任商量,开展以学习经验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都可以站在讲台中来,分享自己所认为的好的学习经验,不管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只要举手,就都可以进行学习经验的分享,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以及学习成绩的差异性,合理的安排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学生家长所提出的建议和要求,进行班级管理策略的不断优化,这样才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学生进行分享学习经验的过程中,班主任也需要维持好班级学生的纪律,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开展学习经验的听讲,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师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制定个性化的管理策略,提高课堂管理的质量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二、转变班级管理观念
班主任与各个科目的任课教师还是不同的,任课教师在课堂讲解知识内容的时候,学生是课堂中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中占据着主导权,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只是起着引导和指挥的作用,但是,班主任不同,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各项事务中,无论是对于班规的制定,还是对于班干部的选拔,都是有最终决定权的,所以,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及需要多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向班主任如实的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才可以更加的得心应手,从而提高管理班级事务的效率,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严的形象。
例如,班主任在日常办公的时候,在对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非但没有进行认真的学习,还捣乱课堂中的教学纪律,任课教师在多次制止都无果的情况下,教师就需要转换自己班级管理的理念,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批评教育,这样才可以端正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这种情况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是非常容易见到的,但是像一般的学生,在教师制止过一次之后,就不会在明目张胆的扰乱课堂的教学秩序,像这种不止悔改的学生,班主任就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尊重是相互的,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学,以及批评,从而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三、注重学生主体学习地位
不管是各个科目的任课教师,还是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都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一切教学策略和班级管理措施,都是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在课堂中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班主任在制定班规的时候,也需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以及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这样制定的班规,才可以更好的为班级中的学生进行服务,制定班规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进行惩罚批评,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素养。
例如,班主任在遇到学生之间打架的情况,就需要先与任课教师进行情况的确认,然后,在向班级中的学生了解他们打架的具体原因,之后才是与这两位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自然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的,而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也需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基础之上,通过合理的运用班规,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时候,教师在言语上不能冷嘲热讽,而是需要用温和的语气,询问学生事情的原因,经过,至于结果班主任已经都知道了,是以两个人的打架结束的,通过学生的讲解,教师需要让两位学生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这样才可以有效的纠正学生的错误,并且还不会影响学生之间的情谊。
四、提升班主任专业素质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压力是非常大的,不仅学生家长对于班级管理的效果是非常重视的,学校也经常会更新班级管理的理念,这对于班主任来说,在课堂中开展管理工作,确实是比较难的,所以,班主任就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通过将学校的要求和学生家长的意见,进行归纳整合,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就可以从这些角度,进行管理方式的不管优化,从而让学生可以在高质量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例如,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也需要通过将素质教学的理念,融入到班规以及管理策略中来,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质,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民主的选举,由学生投票选择出来的班长和学习委员,才是学生心中最合适的人选,但是,在进行投票的过程中,班主任也需要确保选举的公开公正,坚决杜绝各种拉票行为,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选举的公平性。
五、优化课堂管理策略
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就可以询问学生对于班级的管理与建设,有没有一些建议,或者是学生觉得如今的班级,还有哪些方面是可以提升的,以及哪些方面是可以进行补足的,教师在听取了学生的意见,之后,就可以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优化班级的管理策略,从而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进行服务。
例如,班主任在开展一些班级的集体活动的时候,需要让学生对于一些注意事项进行牢记,这样才可以有效的确保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安全性,在举办春游活动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让学生保持纯净的心灵状态,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班主任也可以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出发,以此来优化课堂的管理策略。
总而言之,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家长的建议以及要求,进行归纳整理,然后结合学校新增加的要求,合理的开展细致化的管理策略,在管理的过程中,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对学生的性格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也可以根据学生家长的意见,对于班级的管理策略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从而为学生营造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高效的学习氛围中,开展知识内容的学习工作,班主任也可以高效的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翟艳春.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师生关系的构建[J].人才资源开发,2015(24)
[2]郑清影.小学班主任管理之我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