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7期   作者:  徐晗晗
[导读] 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包含班级中的各个方面

        徐晗晗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特殊教育学校224500
        摘要: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包含班级中的各个方面,做好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更好地融入班级之中,维护班级的名誉,形成高品质的素养。对此,班主任可以从打造民主氛围、开展系列活动等方面出发,浅谈如何展开艺术性的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民主氛围
        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对小学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班主任不仅要有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也应当具备超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从而引领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班主任也应当主动地更新以往的教育管理理念,积极地发现当前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地调整整体教育管理的方式,从而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打造民主氛围,实现民主管理
        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拥有表达自身想法的意愿,然而,在以往的教育管理结构中,常常呈现出“一言堂”的状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班主任的安排,以至于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不高,整体班级管理的质量也达不到预期。所以,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班主任应当正视自己的位置,学会适当地放权,让学生成为管理活动中的主体,从而在围绕班级管理事务提出自己的意见中,真正地营造民主化的管理氛围,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中。
        例如,在进行班干部选举的过程中,班主任就可以参照学生的意见,进行班干部的竞选,使得班干部是在学生意愿的支持下产生的。具体来说,首先,班主任先为学生介绍班干部的职位与职责,让全体学生都可以对班干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其次,班主任询问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参与班干部的竞选。紧接着,对于有意愿竞选班干部的学生,班主任为其搭建平台,引导学生诉说自己的想法,使得其他学生也可以对这些学生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之后,没有参与竞选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匿名投票,在学生投完票后,班主任当场在班级中进行唱票,并根据票数的多少决定班干部的人选。在确立了班干部后,班主任也要为其他学生讲明,班干部的人选并非一成不变的,当班干部出现违反校规校级的情况时,学生有权利要求重新选择班干部,从而将民主氛围贯彻到底。
        显而易见,班主任打造民主化的班级管理氛围,能够真正地将学生放在班级管理中的关键位置,使得学生在提供自己的意见中,参与到班级管理的活动中,促进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二、开展系列活动,做好德育指导
        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使得班主任开始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情况,也开始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期望学生提高道德素养。然而,道德品质内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当班主任单纯地使用口述的方式为学生介绍道德品质内涵时,学生会因为学习方式过于抽象,而降低对道德品质内涵的理解效果。所以,为了做好德育管理,使得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可以完成对高尚品格的内化,班主任有必要为学生创建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对道德品质内涵进行理解,从而强化自身的记忆。
        例如,班主任可以从以下活动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的管理:首先,班主任先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内涵的讲解,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道德品质内涵的深意。其次,班主任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影片,使得学生在形象、直观的视觉刺激中,对道德品质内涵的深刻含义有一个深入的认识。紧接着,班主任可以为学生创建相互交流的小组,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道德品质内涵的认识,使得学生在相互交换意见的过程中,真正地加深对道德品质内涵的印象。随后,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实践操作的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道德品质内涵付诸于现实生活中,促进学生完成对道德品质内涵的内化,不断实现高尚品格的发展。最后,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总结活动,引导学生对道德品质内涵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强化学生的品德意识。


        基于上述内容可见,班主任创建多元化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道德品质内涵,能够强化学生对道德品质内涵的理解效果,使得学生完成对道德品质内涵的内化,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做好言传身教,发挥引领作用
        社会学家塔尔德指出了“模仿理论”,认为人们善于从身边的人事物出发进行模仿,从而形成自身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来说亦是如此。而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所以,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应当特别注重言传身教在学生人生发展历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主动地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并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以便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使得学生在对班主任的行为举止进行模仿中,可以不断地约束自己的言行,逐步做一个品德高尚、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人。
        例如,班主任在开展班会活动前,对班级中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思维等进行分析,从而设定出与学生最为贴合的班会活动,使得学生在参与班会时,可以感受到班主任的用心,以及班主任的敬业精神。其次,在班主任走进教室之前,班主任应当对自己的穿着进行整理,不穿奇装异服,体现出对课堂的尊重。此外,班主任也应当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为学生起到示范的作用,使得学生也能够做到不迟到、早退等。在开展班会的过程中,当学生进行发言时,班主任应当注视学生,不随意打断学生的讲话,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这样,当学生在倾听同伴的发言时,也可以及时地做出调整,充分尊重同伴的语言表达权利。
        可以看出,班主任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进行示范,能够让学生在对班主任的言行举止进行模仿中,不断地约束自己,从而做一个尊重学业、尊重课堂、尊重他人的人。
        四、利用即时通讯,发挥家校合力
        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从来不是班主任单方面的责任,家长也在其中扮演着不可代替的角色,然而,受到交流方式的限制,在以往的家校联系方式中,仅限于家访和家长会,而无论是上述哪种形式,都对时间和地点做出较高的要求,以至于家校共育的管理体系得不到有效地创建。所以,随着现代即时通讯技术的发展,逐渐打破了人与人之间进行远距离交流的障碍,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班主任也应当主动地发挥即时通讯技术的优势,实现与家长之间的实时沟通,以便及时地围绕学生的情况,与家长进行对话和交流,从而结合家长的意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管理,逐步提高整体管理的质量。
        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这一工具创建一个交流群,并将学生家长都拉到这个交流群中,建立家长与班主任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当学校发布一些教育管理的新措施时,班主任应当及时地将学校发布的信息传达给家长,以便家长调整家庭生活的习惯,配合学校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利用微信中的信息发布功能,不定期为家长渗透一些教育管理的方法和理念,使得家长也可以从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出发,对学生进行家庭教育,方便班主任展开班级管理的工作。此外,班主任也要倡导家长使用即时通讯技术,向班主任反馈学生在家中生活和学习的情况,使得班主任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动态,更好地调整班级管理的策略,提高班级管理的针对性。
        总而言之,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是班主任的职责和义务,然而,真正地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并非一日之成的。所以,在未来的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应当继续围绕学生的情况,进行班级管理方式的优化,从而逐步打造完善的班级管理体系,促进高品质管理结构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闫清馨,刘晓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37-38.
        [2]杨艳玲,法桂菊,李伟.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49.
        [3]何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9):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