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宁夏回族自治区 石嘴山市第二十小学 753000
摘要:小学是学生整个求学生涯的第一站,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学生多方面的个人能力与综合素养就是在小学时期得以初步建立。因此为了提升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也为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一个坚实基础,作为班主任教师要积极开展管理工作,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健康优质的成长环境和学习环境。本文以小学二年级为例,详细阐述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生;二年级;班级管理;教育
我们从一般角度理解的管理就是指管理者为了达到最终的某个目标而实施的一切行为和活动的总和。具体到小学低段的班级管理工作,就是指班主任为了塑造优质的班级文化氛围,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气氛而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措施的总和。所以通过解读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质,我们可以得出教师开展工作的核心与对象是学生,而班级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以及最终成果的取得同样也会直接作用在学生群体。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意愿,维护学生的利益。
一、二年级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
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各年级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时要完成的重要任务。由于各年级学生表现出的实际状况和学习基础存在差异,所以教师采取的班级管理工作也因此而呈现出不同。经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我们以为二年级的班级管理工作主要侧重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第一,部分学生心态的转化。二年级属于小学低段,在此时期学生刚刚进入校园生活,对自己周边的环境以及学校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都是比较陌生的。因此,除了在课上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外,学生面临的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积极转变自身的心态,以尽快适应校园的生活节奏和学习节奏。但是由于学生从一年级时期便开始逐渐适应,所以到二年级时,有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完成了心态转变。但是仍然有极个别学生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迟迟无法融入校园生活的节奏。他们对校园生活有急事校规校纪的约束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排斥,个人的学习状态和最终的成绩也因此受到了一定影响。所以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此部分学生的心态转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
第二,教学效率与班级管理效率的方向提升。在小学阶段,大多数班主任都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既要负责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又要担任某一科目的教学工作。所以在衡量班主任工作效率时,班级管理效率和个人的教学效率便成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教学效率高但是班级管理效率一直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准,班主任此种工作方式是不科学;而班级管理效率高,但教学效率却一直有待提升,同样也说明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并不是很出色。所以当下阶段,班主任要统筹兼顾班级管理与教学工作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既要实现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也要把班级管理的效率维持在一个出色的水平。这也是班主任工作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二年级班级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在明确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事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基本任务后,接下来的研究工作就要侧重于如何实施班级管理,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率和班级管理效率的双向提升。
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和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的一般方法,本文给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针对极个别不能适应校园节奏的学生,要加强和家长的联系频率。极个别学生始终不能适应校园的学习节奏和生活节奏这与班主任教师的工作原则是违背的,同时也是教师不希望看到的。所以针对这些特殊的学生群体,班主任要加强教育研究工作,深入分析这些学生迟迟不能融入校园生活的根本原因。在本次论文研究阶段,笔者通过和相关学生展开对话以及侧面了解相结合的多种手段得知了极少数学生不能融入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家庭生活的眷恋和父母溺爱所造成的依赖。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在第一时间与学生家长取得沟通,把学生的在校表现以及迟迟不能融入校园生活的原因向学生家长做了一个传述,并希望家长配合我的教学工作,通过直接劝说和间接影响的手段让自己的孩子逐步摆脱对家庭生活的依赖,正确认识到校园生活是自己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历程中必须要经历的关键部分。而经过我和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极个别始终不能融入校园生活的学生已经有了明显的态度转变和行为转变。
第二,合理安排个人精力,在教学效率和班级管理效率双向提升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二年级班主任不仅要负责管理班级内部的事务,同样也要负责相关课程的教学,特别是对那些天性活泼纪律性和服从性都有待提升的小学生实施教育和教学这两个方面的管理对班主任本身会造成巨大的精力消耗。因此班主任教师在正式开展工作之前,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实际规划和心理准备。在这里我们以实际规划这一部分为例进行论述,实际规划主要体现在个人教学经历的合理安排,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点。以我校为例,在开展二年级学生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个人经历的合理配置,我采取了以下两点措施:首先,班级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二者之间在时间方面实现有机融合。虽然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这二者没有任何交集。尤其是在时间方面,二者之间可以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交集点。课上时间教师主要负责课程教学工作,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而当极个别学生表现出违反课堂纪律的不良现象时,班主任就可以即时使用班级管理的手段(主要是指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上课行为。其次是在工作理念方面的融合。班级管理的正常运行也好,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教学工作也罢,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实力与综合素养。因此,从根本目的的角度观察班主任的一系列工作,虽然过程和形式有所不同,但是最根本的目标却是一致的。为了维护这种一致性,班主任要把教学和管理权都集中到自己手中,站在一个相对宏观的角度推行各项举措,并保证各项举措之间不会产生冲突和矛盾。
第三,努力提升个人素质。上文所述,班主任不仅要负责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同时也要负责某个学科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因此这对班主任本身的教学专业能力与从业素质都提出了一定要求。能力不足者肯定不能出色完成相关的任务。所以二年级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尤为注重个人素质的提升与修养的塑造。而具体的实施环节,班主任一方面要加强对自己工作的反省力度和研究深度,并尝试总结出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接受新的班级管理方法的教育和熏陶,为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和指导意义。另一方面,班主任也要加强和学生的联系频率,尽可能掌握自己所带的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的实际状况。只有做到了对班级状况的充分熟悉,班级管理措施才会取得与预期相一致的收益。
三、结语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班级管理的执行者。因此,班主任个人工作能力的强弱和工作效率的高低对学生具有直接性影响。在二年级学生管理进行中,班主任要正确认识其中的主要任务和一般情况,并立足于此采取相关的管理策略,为实现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进步与提升做好准备条件。
参考文献:
[1]陈瑞岗.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小学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实效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9.
[2]罗英. 论如何做好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赴铜仁白水九年一贯制学校支教有感[J]. 年轻人,2019,(14):78.
[3]郑晓丹. 利益相关者压力对小学班主任履职程度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9.
[4]张丽丽.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策略探究[J]. 新课程(小学),2019,(0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