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凡
浙江省金华市黄宅镇前陈中心小学 浙江省金华市3222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入,教育教学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过去单一性教学方法的弊端日益凸显,亟需进行全面地改革和创新。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问题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生活教学法四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元创新方法的实施和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元创新方法;运用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革新课程知识传授的倾向,
不断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知识、情感与能力的全面化发展。多元化教学方法则能够满足新课标这一基本要求,帮助教师打造充满生机的数学课堂,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探究的状态。因此,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认清现如今教育教学的形势和要求,及时地更新教学观念,并实现多元创新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从而达到并实现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运用问题教学法,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思维是数学的灵魂,问题又是思维的启发点,所以问题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能够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自主探究。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应明确自身的角色和定位,试图从数学教材课本中提炼出重点、难点和要点知识,据此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并以生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发生障碍或者偏差、学生产生倦怠心理等情况作为提问时机,发挥问题的驱动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活跃思维展开对问题的思考、知识的探究,深入到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去,让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到不断地完善和优化。
例如,在教授《分数数乘法》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主要以计算练习为主,但在长时间的计算练习中,学生们很容易出现烦躁的学习心理,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低效。所以,笔者转变教学模式,利用提问的方法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课程开始后,笔者会先带领学生们认识分数乘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们熟悉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这时,笔者再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们独立计算,通过这个步骤,学生们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随着课程的推进,笔者再逐渐加强问题的难度,当笔者再次提出问题后,则会给予学生们充分的解题空间,锻炼学生们的解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们的思考习惯,当学生们得出答案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答案,根据学生们的结果,笔者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这样,笔者通过运用问题教学法,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运用合作教学法,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合作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有效方法,符合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可以让整个课堂教学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1.科学划分小组成员
小组成员的划分和确定是实施合作教学的重要前提条件,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并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事先对班级内的学生展开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包括他们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能力水平等,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小组成员的科学合理划分,确保每个学习小组整体水平的大致相当;其次,教师需选出每个小组的组长,并让组长来确定组内成员的具体职责与分工,让每个人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调动其合作的热情,为合作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授《倍数与因数》时,本次教学实施了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活动,在以往的合作教学中,教师通常让学生们自由结组,这会使学生们借此机会寻找伙伴,当几名非常熟悉的学生坐在一起后,他们大部分时间都会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影响学习效果。另外,这种分组模式非常不科学,会导致每个小组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所以,笔者对分组过程进行了优化,如,笔者会在分组前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水平,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小组划分,确保每个小组的平均学习水平相同。
这样,笔者通过科学划分小组成员,奠定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
2.鼓励学生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是师生、生生间互动往来的过程,也是合作教学的核心任务。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变革过去单方面传输、知识讲解的方式方法,明确适合用于合作教学的知识点,科学地设置合作任务,并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来,激发起学生的合作欲望,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主动展开组内的沟通、讨论、互动与交流,实现组间的良性竞争,让学生可以分享各自的观点与看法,实现思维上的碰撞和优势上的互补,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获得发展和成长。
例如,在教授《图形的面积》时,小组合作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们的交流与讨论,所以,在本节课程中,笔者会根据课程内容布置一些探究任务,给予学生们充足的讨论空间,鼓励学生多交流,让学生们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学生们讨论的过程中,笔者会在各小组中巡回,观察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做好课堂监督工作。这样,笔者通过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
三、运用直观教学法,加快学生知识理解
直观教学能够将抽象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使其更符合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更易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技术水平,善于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对数学知识进行处理和优化,再通过图片展示、动画演示、视频播放等形式进行讲解,以创设出直观、形象且动态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和听觉等多个层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建立起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间的关联,进而加快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授《长方体》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围绕立体图形展开的教学,课程涉及到比较抽象的内容,所以,笔者运用直观教学法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直接利用信息技术引出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展示长方体的图片,让学生们认识到长方体的结构,随后,笔者再通过信息技术的动态演示功能,详细演示长方体的棱、顶点、面等知识,促进学生们的知识理解。这样,笔者通过运用直观教学法,加快了学生的知识理解速度。
四、运用生活教学法,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回归到现实生活当中去,所以将这种联系体现都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也是很有必要的。这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具备广阔的教学思路,主动地将现实生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从生活中挖掘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实际体验和社会经历相关的素材和资源,并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以拓展、延伸教学的范围,营造学生所熟悉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深入地感知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现实意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切实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教授《分数加减法》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笔者在课堂中引入了生活元素展开教学。首先,笔者会引出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们分析其中的数学知识,然后,笔者再带领学生们利用分数加减法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总的来说,多元创新方法的运用是新课改下教师所必须要做出的选择,也是提升教学实效、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路径。所以说,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当真正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端正教学的态度和观念,把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特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进而通过问题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生活教学法等多元创新方法的实践运用,来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转型升级,以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引领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发展和高速前进。
参考文献:
[1]沈友林.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6):52+54.
[2]张健,高本征.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多元化[J].中国新通信,2017,19(23):135.
[3]宋国兵.小学数学中趣味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J].华夏教师,2017(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