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丽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第七中学 718500
摘要: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数学教学是促进学生思维成长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也起到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结合数学学科的重要性,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加强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而不是只会做题,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能力、个性、品质等的集中体现,是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一种素养,数学核心素养可以具体地划分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构成。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结合学生的真实情况来设计符合科学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指导教学的重要因素,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有必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核心素养的追求来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根据教学目标来确立具体的教学方案,指导教学的顺利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考虑教学目标时也应当注意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思想方法、情感态度等全面的各种实际需求,让教学目标更加全面。
比如,在教学“函数的单调性”这一节内容时,这堂课是建立在学生对函数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等基础知识之上的,可以为学生接下来的不等式、数列等方面的学习提供帮助,可以说是起到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目标:在知识与技能上,要求学生能够使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去描述相关的定义,并且通过定义等方式去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在方法上,要能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类比、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教师要积极通过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清晰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这样,在有了具体的目标之后,教师就可以设计更加具体的教学计划,让课堂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如此,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不断提高。
二、构建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
学生的思维是十分灵活的,如果能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的构建,则可以有效地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而促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积极给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脑筋变得灵活起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独立地进行思考,进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的目标。
比如,在教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这一节内容时,由于这是高中数学教学的第一节内容,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所学知识也会对学生后续的函数学习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方式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构建教学环境,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一系列的口令,包含“前三排的女生站起来”、“最后两排早餐有鸡蛋的学生站起来”等等,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去实施动作。在游戏过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来引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让学生在开放、自主的环境下去构建知识,形成积极乐观的数学学习态度。
三、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实践探索
课下学习应当是与课堂教学密切相联系的,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更深层次的扩展延伸,进而使学生形成更加牢固的知识基础。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改变过去的课下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课下实践来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丰富学生的课下学习经历,而不是一味地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的情感。如此,也有助于将数学的实践性体现出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
比如,在教学“统计图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次课下实践的教学任务。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数学方面的理论字还是,但是却没有形成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习惯,在本次的课下实践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鼓励学生自行选择一个课题研究方向,确定具体的调查计划,并且利用从教材上学到的抽样方法等知识去获得需要的数据,制作成图表,获得自己想要的结论。这样,通过课下实践活动的展开,可以很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观察习惯,逐渐地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并且提升教学的效益。
本文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展开了一番叙述。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需要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高中数学教师要认真解读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掌握数学教学的重要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设计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吸收和使用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赵琪.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章起始课教学[D].聊城大学,2017.
[2]章建跃.高中数学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