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圣云
安徽省桐城市范岗镇余桥小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替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可谓是已经融入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其不仅为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度的便捷,对于学科教育更是有着着重的提升效果。数学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应注重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来突破数学教学的难题,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作用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阶段,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直观效果,将书面内容以视频、图像等形式呈现给学生观看,还能有效地弥补传统应试教学模式所滞留下的弊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就以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与探讨。
一、信息技术促进教师教学设计的优化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是现代化信息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网络信息化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操作空间以及教育空间,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通过信息技术就能够有效拓展课堂教学资源,并丰富教学内容,其以更加直观的视频、图像等形式为学生展示不同的数学内容,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有着显著的作用,同时其也能够大幅度降低教师的准备时间以及备课时间,对于优化数学教学以及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辅助作用。就拿课前准备工作来说,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发挥信息技术具有丰富知识含量的特点,来降低自身的备课时间,并拓展备课内容,将更加丰富的知识资源有效融入到课内教学之中,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效果,并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趣味性数学活动,如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小学生喜爱的动画元素,这都是信息技术所呈现出的价值与优势,是教师完善课堂教学准备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的辅助工具。
二、信息技术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作为一门充满逻辑性以及抽象性的教学科目,致使其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综合当前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显然是无法达到当前这种学习要求的,致使学生逐渐对数学学习形成了抵触心理,并失去了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热情。因此,针对当前这一教学情况,教师就需要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来改变当前这一情况,在实际教学中,综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来创设相应的教学课件,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与教学内容都融入到教学课件之中,让学生以直观的形式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以此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教学“比较图形的面积”一课时,由于学生自身思维想象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致使学生在进行图形类知识学习时容易产生难点,由此,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
首先,教师可以用卡通人物的画风来创设不同的图形,如小狗类型的三角形、小猫类型的正方形等等。然后,将这些准备好的图形融入到教学课件之中,引领学生针对课件直观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同样的图形应该如何区分它的大小?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图形的面积?运用直观性的内容来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使学生能够结合课件内容自主进入到思考环节,在不断的思考过程中,掌握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以及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图形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信息技术应用化抽象知识为直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定律、性质以及公式等抽象性内容,一直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难点,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以及思维想象能力较低,致使学生只能初步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于其获取的过程、计算的过程无法深入了解与掌握。因此,针对当前学生这一学习难点,教师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掌握抽象性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形成过程、计算方式、解题方法等进行有效地整合,并将其创设成直观的视频形式,然后再引领学生针对视频内容进行分析与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相应的讲解过程以音频的方式结合到教学视频之中,促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更为全面的数学教育,进而以此来帮助学生突破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四、信息技术应用突破教学重难点
对于数学教育而言,其问题的形式需要学生从多个方面以及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与理解,很多时候从一个角度观看问题是很难有效解决的,而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如何以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问题的分析,教师就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的动画效果来将其进行呈现,帮助学生以直观的形式,进行问题的多方位思考以及解决。同时在处理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时,教师同样也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将其进行分部呈现,从而逐渐带领学生将复杂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进而以此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并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加减法”一课时,首先,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应用题: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1/10,第二天看了跟第一天一样,第三天看了2/7,那么这本书还有多少没有看完?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时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教师就可以得知学生对于第二天总会产生疑问,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结合题目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视频,将问题中的人物、数量关系以直观的形式为学生呈现,并带领学生针对视频内容进行逐步分析,以此让学生产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进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以多个角度看待问题的方式,并加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对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学生的辅导效果以及提升效果,将信息技术有效的引入到数学教学之中,以其直观性、生动性以及形象性来突破数学教育的难点,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静.浅析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8,(20).83.
[2]张小敏.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8).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