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海林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英墩校区
摘要: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传统教学中,美术老师仅仅只是将一些名人作品进行展示,使学生通过视觉感觉作品内涵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对于初中生而言显然是枯燥乏味,难以产生兴趣的,不仅教学效果欠佳,而且对于学生美术素养培养也极其不利。本次研究重点是针对角色扮演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探究,主要从模拟还原、自编自演式两种方法来分析角色扮演的应用情况,一方面希望可以通过强化学生对于所扮演的角色人物形象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课中多维度思考能力; 另一方面也希望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将美术审美品位提高。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初中美术;欣赏课;应用
引言
将角色扮演法融入到初中美术欣赏课中,对其进行有效的应用,将静态的作品转换成动态的表演,既生动又形象,同时这也符合初中生认知与身心发展特点,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了解人物的性格,进而对作品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对于学生美术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在对角色的体验中,产生对作品独特的见解,并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美术欣赏课知识体系中,进而形成自身具有特色的美术作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所以角色扮演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意义深远,老师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为此本文从模拟还原式、自编自演式两种角色扮演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一、模拟还原式角色扮演法初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
在初中美术《以形写神》教学中,这一课时教学目标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以形写神艺术特点有所了解,同时能够体会到传统文化独特精神魅力;通过对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学习与运用,尝试着对简单的人物形象进行表现,并且通过这些人物造型、背景以及道具表现出意境,将思想感情传达出来。
在此课程教学导入环节,美术老师组织学生对叶浅予作品《藏族舞蹈》纯熟的线条运用进行了解,画出具有灵动性特点舞蹈姿态。在此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去对作品欣赏,进而更好理解作品。在对作品内容进行感知的同时,提出问题。在此环节准备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对叶浅予绘画特点、生平简介、创作背景有所了解。
在模拟还原式角色扮演活动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共同来将教学活动完成。老师可以征求学生意见,让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且在上课前将一些具有藏族特色的茶具、服饰等准备好,这些道具能够使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兴趣、积极性也会被激发出来,与此同时将学生与作品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就可以通过视觉、触觉等不同感觉来对艺术作品中蕴含的魅力进行体会,将静态作品以动态形式展现。为了可以将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老师可以提出问题“藏族服饰有什么特点呀?在表演环节谁的表现最好?”另外还可以安排一些同学进行演员的替补。随着课程不断的开展,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来模拟不同藏族人物,最后由老师针对角色扮演活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方式可以是学生自评,将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感觉表达出来,然后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做出总结性的评价,并且给予针对性优化建议。
二、自编自演式角色扮演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
《笔墨千秋》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表述出中国画的主要特点、表现意境的主要元素,除此之外还能够通过对中国画基本知识运用来分析具体的作品,进而表达出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以及真实的感受。为此老师可以采用自编自演式的角色扮演法,设计一个能够将不同角色融入其中的教学情境,并且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融会贯通,在此活动中重点就在于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恰到好处。美术老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并且融入角色扮演,将学生目光吸引,兴趣、关注度、参与度提高。在此课程导入环节可以通过设计拍卖会的方法来将主题引入进去,安排学生扮演拍卖会主持人,不同的小组中可以选取代表作为竞拍者,而其他的学生则是后援演员,在此过程中老师只要做到引导即可。首先由主持人对拍卖会规则进行讲解,拍卖的作品是老师所画的中国山水画,竞拍者要想获得此画就必须要抢答问题,以此作为筹码,胜利的一方获得作品,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就可以将此课程教学的知识点融入其中。比如知识问答环节可以是与中国画基本知识相关的提问,竞拍者要用三分钟将知识点记住,也可以将中国画内涵作为问题引入此环节中。这样不仅仅能够使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合作精神得到培养,而且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更佳。
结束语
初中到美术欣赏课对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艺术素养的提高、思想情操的陶冶都具有促进作用,为此将角色扮演法应用其中,更有利于美术欣赏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此老师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加快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应用步伐,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皓月.角色扮演系列游戏中的角色设计浅析[J].传播力研究,2019,3(20):29-30.
[2]赵耀淼.角色扮演法提高中小学生体验性美术学习效果的教学探索[J].美与时代(中),2017(10):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