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有平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汇丰中学
摘要:随着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的不断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体现教学原则和策略等。通过启发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进行高中地理课程学习时,更加深入透彻的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本文对启发式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探究,通过对其应用现状和方法进行分析,希望提出有意义的建议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高中地理课堂;运用
引言:启发式教学方式对于我国来说并不陌生。早在孔子时期,孔子就通过《论语》表达了对于启发的意见。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使启发式学习方式在我国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但目前我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会沿用以前的体验式教学方式灌输给学生课堂知识,使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运用过程中充满困难。
一、启发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应用
1.启发式教学应用现状及原因分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于以前的教学方法来说,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的需求,因此老师在教书过程中也不断的根据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内容,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摸索。其中最为主要的方法是启发式教学,但在的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1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学生成绩相关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强大作用下,学生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最终获得较高的分数。在我国评判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方式是获取高的分数。在获得分数这一点上来看,传统的应试教育方法会比启发式教学更容易在分数上获得优势。启发式教学结果并不理想,导致学校和家长都不能接受学生的成绩。例如在某次考试后,学生的整体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需要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与此同时老师可能会收到家长以及学校相应领导的批评[1]。这种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在学生进入高年级后显得更加突出,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具有升学压力,导致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能围绕着高考的主要题型或主要内容进行高度的灌输,教学方法更是单调乏味。高考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与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主要的学习能力评判标准,老师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通过大量的理论知识的灌输,让学生取得好的成绩。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可能性,也违背了新课标改革对于课程教授的理念。
1.2课时紧张使启发式教学无法进行
对于学生来说,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可以更加自主的对课程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相比,需要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内容探究。例如老师在对某篇文章进行讲解时,一般情况下可能只需要3~4分钟的时间就可完成,如果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需要学生先对文章中的图片进行解读,解读之后在老师的启发下,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小组讨论对文章进行剖析。但目前我国大多数课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太多的课时给予学生进行启发式课堂学习,这种情况在我国高中的地理课程上十分常见。学生在进入高一阶段时,由于高一的课程学习并没有进行明确的文理分科,导致学习科目较多,学业负担较重,分给地理课的时间较少[2]。随着学生进入高二,为了追赶进度,为高三留下更多的复习时间,地理课的课时也变得更少,种种原因都会导致在高中的地理课程学习时,没有较多的时间进行启发式教学。因此对于高中课堂来说,以一种更加高效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会获得更高的效率。
1.3教师备课困难
启发式教学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项十分大的挑战,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需要老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提前备课,最后就可以十分轻松的进行课堂教学,但启发式教学要求老师不仅需要对课程的内容有基本的了解,更需要对教学的情景以及教学过程进行更加严谨科学的设定。整个过程中将难点和易点更加合乎情理的穿插在情景教学中,整体显得十分复杂。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老师思考,通过何种方式可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更多的与学生互动,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吸收。繁琐和复杂的备课方式和内容使许多老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断的产生抵触的思想,除此之外,老师工作的繁忙,也使老师在复杂的备课过程中显得心力交瘁。
另外一些老师在教授过程中,已经习惯了使用灌输的方法,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做到将灌输法转变为新方法的运用。学校在平时的授课中只有在准备开赛课时才会精心的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平时的授课更加倾向于使用灌输法,一部分老师认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压力。
1.4对启发式教学停留于形式的认识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具有很多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但部分老师认为启发式教育只是向学生提出问题、开展小组讨论,以及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对于启发式教学的认知仍然停留于较为表面的思考。例如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或容易或简单,但这种授课方法仍然属于注入式教学方法,并不是现实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许多老师在脑海中构建了一系列与学生进行互动和启发学生思考的画面,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仍然难以把握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尺度,导致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部分老师只是在原有的灌输式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包装,看似是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但实际上仍然是高配版的灌输模式。例如老师在对《自然界的水循环》进行讲解时,将同学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代表了三种循环的方式,使其以讨论的方式得出结果。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属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因此没有体现启发式教学的吸引和创新。
2.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探究
目前启发式教学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难题,主要原因是与教师在教课过程中没有找到固定的教学方法,从而无法精准的掌握启发式教学的精髓。但通过多个学校与课堂的研究发现启发式教学可以获得更加好的学习效率。因此老师在对启发式教学进行实践时,要根据启发式教学不断的进行深入探究。
为了使启发式教学,可以更好的应用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老师应该在应用过程中坚持科学的态度去落实。新课程改革后,不仅注重于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更加深层次的考察学生在地理学习方面是否具有更加活跃的思维能力,注重学生对于问题的深入探究,这也是一种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主要方式。
在授课过程中,即使地理课程具有紧张的课时,也要适度的使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这十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启发式教学是以一种更加新颖的方式,为学生在大脑中构建知识的模块,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对知识内容有更加完整的构架,因此可以做到为学生提供更加深刻的记忆。
二、为启发式教学提供的建议
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把握启发式教学,遵循的原则,利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使老师具有更加积极的主导作用[3]。除此之外,老师需要掌握地理的核心素养,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估时,也不单单的使用学习成绩作为综合性评价指标,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在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订正和修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才有利于促进启发式教学在教学方法的辅助下获得更好的效果。
结束语
目前我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虽然启发式教学理论具有较为悠久的时间,但在实践上仍然不够顺利。学校和老师需要在授课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摸索和应用,才有利于通过启发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更强的学习能力。
[1]张芳.启发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地理教师,2019(6):139-140.
[2]李佳琪.启发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J].小学地理参考,2019(46):86-87.
[3]武林.探讨启发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教育学刊,2019(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