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玉琼
湖南省耒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421800
摘 要:随着社会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农村留守学生越来越多,其教育与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村留守学生的英语教育现状,探讨了关爱农村学校留守学生的英语教育途径,以期提高留守学生的英语素养。
关键词:农村;留守学生;英语;教学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促使了大批农民到城市里谋生、发展,留守学生由此产生。现如今,留守学生的数量已经达到全国学生总数的五分之一,留守学生的教育也越来越被教育界所关注。当前农村留守学生的英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亟需政府、社会、教育者提出有效的解决之道。
一、基于农村留守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留守问题已不容忽视。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经验及调查发现,很多农村留守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学习成绩较差。通过对各方面的综合分析,笔者发现导致留守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监护人不能有效发挥教育孩子的作用。留守学生大多在很小时候便与父母分离,他们渴求陪伴,对父母的思念常使他们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同时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多为爷爷奶奶等,他们的观念、思想较为落后守旧,文化水平较低。因此,他们在教育及辅导孩子方面力不从心。英语更不消说,一旦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失去自信心后,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成绩下降,从而产生厌学、逃课、辍学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其次,多媒体教学设备不完善。很多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教学的设施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英语学科由于涉及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培养,因此搭建视、听、说功能的多媒体教室很有必要。但是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学校,都没有能力配备这样的多媒体教室。这就使得英语学科教学中,很多本应该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互动教学的内容,只能由教师进行口头的理论讲述。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本来就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与兴趣的留守学生更加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导致其英语学科学习的效率较低。
另外,许多偏远地区的师资力量匮乏,有些学校长年没有新晋教师,很多老师身兼数职,既教语文又教英语,跨学科教学现象较为普遍,教师任务重,学生学习也易出现认知模糊。
二、基于农村留守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策略
1. 各方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关爱
首先,留守学生问题,不是一个学生,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学生的发展,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国家对于留守学生这一问题应引起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关爱留守学生。其次,留守学生的成长过程大部分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关注,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学校在教育方针的制定上,应将关爱留守学生作为全校教育工作的共同工作内容与目标,使留守学生感受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再次,在留守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学习上、生活上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缺乏家长的关爱。因此,家长应积极地做出努力,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尽量做到孩子的成长不缺席。
2. 完善英语教学设施
基本教学设施的搭建与完善,是英语学科教学有序进行的前提与保证。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学资源的投入,积极搞好农村基本教学设施建设。另外,一些城市学校更新替换下来的多媒体设施等教学资源,也可以提供给农村学校使用,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对教学设施进行完善,能有效优化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5 The Sound Of Music”时,因为本身这个主题就是关于电影简介的,教师这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电影片段导入教学。通过创设多媒体情境,学生的注意力被成功吸引,他便会主动加入课堂活动中,这样营造了活泼的教学氛围,有助于优化教学效果。
3. 加强对留守学生的人文关怀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与教师接触的较多,教师应留心观察留守学生,并在他们需要时及时给予帮助。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观察学生。如果发现有的学生在听课时总是心不在焉,教师就要留心了。教师不能一味对其进行批评,而是在课下认真询问情况,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使其快乐地回归课堂。其次,教师应在课下经常与留守学生交流。尝试着以朋友的角色,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帮助其解决困难。即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没有遇到困难,教师也要时常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感觉到被关心,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小结
总之,留守学生现象在当前的农村学校中非常普遍,留守学生英语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各级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应提高对留守学生教育的重视,认真分析留守学生英语教育的现状,积极探索优化农村学校留守学生英语教育的途径。只有各方努力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提高英语学科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朱刚.留守初中生英语学习现状、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2]赵春燕.施之以爱,永不言弃——谈农村初中留守学困生英语成绩的转化及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