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红燕
贵州省遵义市 板桥镇第一幼儿园 563117
摘要:对于我国重要的启蒙教育阶段学前教育来说,游戏化教学在其教育事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优质的游戏化教学活动既能够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又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成长需要,而且对于幼儿的认知思维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当前学前教育的游戏化教学仍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幼儿教师能够积极寻求改善对策。
关键词: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问题及对策;实践探究
前言:由于学龄前儿童的年龄限制,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普遍具有贪玩好动和充满好奇心的特点,再加上幼儿的心智思维尚未发育成熟,因此游戏化教学就成为了最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形式。可是现阶段的幼儿园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时,总是会混淆教学与游戏之间的关系,而且多数幼儿教师都没有充分发挥自身指导者的作用,导致教学质量大大降低。
一、幼儿游戏化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幼儿园是学生接受启蒙教育的阶段,也是对幼儿智力水平和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和引导的关键时期,而游戏化教学作为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主要学习形式,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游戏化教学的基本内涵就是利用游戏的形式,将幼儿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活动设计中,以此来迎合幼儿的认知思维和学习特性。通过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游戏化教学活动,能够将原本枯燥死板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以便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个积极愉悦的学习环境,这样对于幼儿很好地适应当下以及未来的学习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游戏化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幼儿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可以有效调动起自身的感官思维,不仅能够在与其他幼儿的交流合作中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协调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幼儿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进一步感受团队协作的力量和人际交往的方式,从而能够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健康发展。
二、当前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学前教育中的游戏化教学逐渐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大多数的幼儿教师都开始意识到创新与优化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纵观当前学前教育中的游戏化实践教学可以发现,无论是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还是幼儿游戏化教学的内容形式上来看,都多多少少地存在着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进而造成大多数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优势。首先,从多数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内容上来看都较为单一陈旧,既不够丰富又严重缺乏创新性。幼儿教师在创设游戏化教学内容时,并不能根据幼儿的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创新与优化,总是一味地开展固定陈旧的游戏教学活动,不能将游戏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致于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很好地提升。其次,幼儿教师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应当扮演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可是目前许多幼儿教师都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为一味地放任不管或是掌控全程,进而使得幼儿根本无法实现从学中玩、从玩中学的寓教于乐目的。
三、有效改善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问题的对策
1、明确游戏教学内涵,优化游戏教学设计
目前许多幼儿园的课程教学和游戏活动都是以独立的两个个体所存在,这也与多数幼儿教师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许多的幼儿园都出现了小学化的教学弊端。
因此,大部分的幼儿教师都习惯于采取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授课,而游戏化教学就会被教师盲目地视作是愉悦幼儿身心的教学活动。所以,要想有效改善学前教育的游戏化教学问题,首先就需要幼儿教师能够充分明确游戏化教学的基本内涵,进而可以转变自身的传统教育理念,不断发掘游戏化教学的最大优势。从而能够着眼于幼儿的全方位健康发展,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思维模式和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游戏化教学的活动设计,尽可能地创设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游戏化教学活动。与此同时,还要突出体现游戏化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和实践性,进而促使幼儿可以从中受益匪浅。
2、营造良好游戏环境,丰富游戏活动材料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幼儿在进行游戏活动时,所处环境的不同会对其自身的行为表现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因为,幼儿的心智思维和认知能力都处在发育阶段,他们对于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也意味着良好的游戏环境能够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时,应当注重营造良好的游戏化教学环境,丰富游戏化教学活动材料,从而为开展高效的游戏化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过幼儿教师在打造游戏教学环境时,应当以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为基点,进而可以选取幼儿所喜闻乐见的游戏材料来进行环境创设。切不可总是依赖于已有的游戏材料,这只会让好奇心强且喜爱新鲜事物的幼儿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创新多样游戏活动,尊重幼儿个性发展
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时,切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现阶段的许多幼儿教师都会认为幼儿不具备良好的认知思维和自主学习意识,就会将游戏化教学设计的过于单一化和统一化,但是却严重忽视了幼儿之间的差异性,不利于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全面了解班级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而能够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有意识地发掘不同幼儿的内在潜力,从而可以通过积极创新多样化的游戏教学活动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创新益智类、科学类、手工类、艺术类和户外性的游戏教学活动,以此能够安排性格活泼开朗的幼儿去参加户外游戏活动,有效增强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体能素质。而针对于具有艺术兴趣和天赋的幼儿,教师就可以为其创设美工类和音乐类型的游戏教学活动,只有在考虑到孩子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去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游戏教学活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加强规范指导教学,提升游戏教学质量
幼儿教师作为游戏化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和引导者,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直接关系到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因此,幼儿教师在幼儿游戏化教学中必须认识到自身指导者的职责,进而能够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指导,还要对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有意识地培养与激发,帮助幼儿能够很好地融入到游戏教学活动中去。而且还要注意不要对幼儿过多的进行干预,同时也不要一味地置之不理,而是要根据游戏化教学的目标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把握好自身进行游戏指导的力度。从而能够确保幼儿具有充足的锻炼要展示空间,同时又不会让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娱乐性太强,进而能够有效提升幼儿游戏化教学的整体质量和实效性。
总而言之,游戏化教学在学前教育中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如何才能科学设定游戏化教学目标、合理把控整体的游戏化教学过程,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游戏化教学内容,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能够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前提,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和创新先进的游戏化教学策略。因此,幼儿教师要充分明确游戏化教学的基本内涵,不断优化游戏教学设计,为幼儿营造良好游戏环境,丰富游戏活动材料,积极创新多样化的游戏教学活动,以此来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幼儿教师还要注重加强自身的规范指导教学,进而能够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更好地参与其中和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刘晓娜.学前教育中音乐教学的游戏化探究[J].亚太教育,2017(03):70.
[2]李长生.关于幼儿园音乐游戏化教学探讨[J].北方音乐,2017,39(05):200+254.
[3]刘恩民.价值与目标:幼儿园教学与游戏的双向生成问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7,36(0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