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引导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0期   作者:凌斌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出现了新的标准。

        凌斌
        绍兴市越城区马山中学 312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出现了新的标准。同时也为老师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以填鸭式为主,而新课标则是围绕学生,以学生作为主体展开教学,这样的要求给很多的老师提供了教学的新思路。在对孩子的教学上也逐渐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老师要重视在教学中的探究过程,重视孩子的阅读技巧教学,让孩子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充分掌握阅读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教育改革引导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社会文明的提高,大多数人对教育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教育改革的引导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满足于学生的学习要求,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过于依赖老师,导致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不强,所以需要注重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转变自己的教学思路,发散自己的教学思维,为学生打造出一个良好的高效的学习环境,注重孩子在学习中的全面发展,重视其在语文阅读方面的学习方式,要能够积极引导孩子们自己进行阅读[1]。本篇文章则针对教育改革引导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展开讨论和探究。
        一、初中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初中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教学问题,比如老师的教学方式传统化,不够新颖,导致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到非常枯燥无趣。有的老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有所欠缺,没有良好的掌握其中的技巧,有的则太过于注重教材上的教学,教学具有局限,还有的不够重视对孩子个人语文素质的培养,一味地灌输自己对阅读的理解[2]。在学生方面,部分孩子对阅读不够重视,觉得对自己的学习没什么帮助,更加注重能够怎样提高自己的分数,同时自身读书的积极性并不高,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心态非常的浮躁,不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地进行阅读。
        二、阅读带来的好处
        阅读能够综合提高孩子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同时能够丰富孩子的知识量。同时初中也是学习的关键时期,把初中的语文学习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非常的重要,所以要重视初中语文的阅读。如今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阅读已然成为初中孩子的必修课[3]。经常进行阅读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视野,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其动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阅读对于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可谓是多多益善。同时,它还能够促进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其进行自主学习。
        三、教育改革引导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
        在教育改革下,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就是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坚持以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成长,在阅读教学中要将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作为核心概念,围绕孩子展开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打造出有趣的有活力的课堂,激发大家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综合促进其思想内涵的全面发展[4]。
        四、教育改革引导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教师要注重自己的授课方式,让课堂变得更加活泼和有趣,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在孩子们读书的过程中,不要禁锢他们的想法和意见。

在基础的授课方式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应用有利于同学们学习的方式,避免在课堂上出现让孩子们感到枯燥无趣的情况,结合大家的心理状态和实际情况,展现出最好的课堂效果[5]。
        例如,老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适当融入情境教学,利用一切可应用的资源,为孩子们打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比如在学习初中课文《春》这篇文章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大家打造一个良好的情境氛围,播放一些有关于春天的图片和视频,或者放一些音乐配合学生有感情的读出来,在教室的角落可以为同学们打造一个阅读的小书架,上面摆放各类书籍,让大家在闲暇时间能够读书,利用孩子们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让每个人拿出一本好书在班级上与其他同学互相借阅。保证他们对读书的新鲜感。
        (二)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要想阅读学习变得高效性,教师就要发动孩子们的思考能力,让他们可以善于思考,在思考中做出一定的总结和归纳,在读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大家做出读书笔记,对自己阅读的内容进行整合和梳理。记录好词好句,时常将其拿出来翻阅,能够非常明显的提高自己的思路和阅读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及时对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
        例如,教材上的一些古诗和文言文都要经常翻阅,类似《论语》或者《观沧海》等等,在读的过程中了解其中的意思。老师要明白任何事物都具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教学中要进行循序渐进地引导,要相信学生并给予其思维发展的空间,自己去体会书中的寓意和思想,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书中熏陶情操的同时获得知识。不要一味否定孩子们的想法,引导他们对书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剖析,这样在以后做阅读题的时候,能够加强大家动脑思考的能力,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综合提高自己的成绩。
        (三)重视日常的阅读活动和积累,激发大家阅读的积极性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加对阅读产生兴趣,老师要定期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到读书当中,激发他们读书的积极性。比如在对话多的文章中,可以找出几名同学进行角色扮演读书,模仿书中人物的语气和形态。
        例如,在读名著中,拿三国演义作为例子,里面有很多的任务对话,比如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段,老师可以带动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书中的人物,声情并茂的读出对话,增加阅读的兴趣。通过这样的小活动能够充分促进大家对读书的兴趣,并爱上读书,加强同学们对其的喜爱程度。教师也可以适当展开一些关于阅读的比赛,激发同学们内心的竞争心理,在比赛中要适当地鼓励他们,这样会促使孩子更加自觉性的读书。要重视日常积累的重要性,充分掌握阅读的要点。
        结束语:
        同学们学习方法的形成主要依靠老师的授课方法,教和学在理论上是互相促进和互相形成的,所以需要同学能够积极配合老师,老师也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大家对阅读产生兴趣,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每个同学的心理和基本情况展开教学,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点,最终达到提高老师教学质量和学习学习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方蜜娃.教育改革引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11):115.

[2]林海军.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0):169.

[3]邢立波.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汉字文化,2017(10):56-57.

[4]朱东占.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J].数码设计,2017,6(10):151-152.

[5]高蕊兰.教育改革引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J].学周刊,2016(24):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