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佾珏
湖南省衡阳县石市镇梅树学校 421001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之下,教育各界越来越关注语文学科,也认识到小学语文阅读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高段阅读能力提升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
一、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目标
教学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小学语文阅读也如此。在以往语文教学形式下,教师一般通过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传输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日渐显露。阅读教学目标是有效开展阅读教学的保障,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明确阅读教学目标,进行周密的预设,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从而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换句话说,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活动要始终服务于教学目标,要密切围绕教学目标来设置阅读内容。教师依据所要阅读的内容,合理地设计阅读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依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从而让学生掌握文本阅读技巧,有效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水平,最终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二、小学语文高段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1.巧妙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说是迅猛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工具的力量,辅助课堂教学,这样能够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从而逐渐改变对阅读课以及对语文教师的固有认知,主动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例如,教学《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放大教材上的图片,在课前让学生通过图片去感知课文中作者对母亲的真挚情感,这样有助于他们在后面的文本解读中对课文内涵的深刻理解。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歌曲《游子吟》,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烘托下进一步感受母爱的深沉,最后师生齐唱,这样的环节设计能够让学生充分投入自己的感情。在此之后,学生进入到文本展开阅读,学习的兴趣就能成功地调动起来。
2.立足课本教材,建立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形式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即由单一教材阅读教学转变为多文本阅读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大大丰富了教学形式,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行之有效的路径。群文阅读教学主要以教材为落脚点,建立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围绕核心阅读主题,优化阅读素材择选,智慧共享、集体构建的“教”转化为“学”的主动化过程,从而达到对文化理解与传理解这一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应开阔教学视域,善于发掘同类文本,从而能够丰富学习资源。
教材精选的《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天上偷来的火种》、《盘古开天地》等课文都是神话故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到不同国家的创世传说,激发他们从不同国家的神话中,深入地思考神话的特点及其异同之处,以及时代背景下神话产生的原因。
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在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时,需要全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相关阅读内容充满兴趣和求知欲,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应设计相应的自主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阅读学习。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们的阅读喜好进行调查,并为学生们推荐相关的阅读内容,使学生们能够接触到更多自己相对喜欢的阅读内容。教师通过为学生们创设相关自主阅读学习环境,使学生对语文阅读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驱使学生进行更为积极主动的阅读学习。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可以切实强化学生们的语文整体阅读意愿。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们进行相应的阅读活动时,需要明确“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根本,为学生们筛选其最喜欢的阅读内容,从而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阅读学习。比如,部分学生对于人物事迹的阅读内容感兴趣,教师就可为学生摘选大量的名人传记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阅读内容;再比如部分学生特别喜欢阅读科幻故事的相关内容,此时教师就可为学生推荐《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世界》等故事,以此指导学生进行系统性的阅读学习。有了教师为学生设计的相关阅读内容,就可以使学生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内容,进而反馈到学生的学习实际,切实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综合阅读兴趣。
4.开放探究阅读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开展开放式教学。传统小学语文课堂往往单调死板,缺乏趣味性,难以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想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那么教师可依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开放探究式阅读课,在教学中设定自由交流的环节,让学生进行自由交流,这样能够激发孩子们积极投入到阅读活动中,也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阅读内容,学生还能在互相交流中促交流,共进步。
例如:以《北京的春节》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探讨,给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学习氛围,此时,教师以“回想春节的场景”为话题,将课堂放手于学生,让他们进行自主阅读与探讨,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能被点燃,学生都能颇有兴趣地谈论自己过春节的场景。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又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可谓是一举两得。
5.注重给予良好评价,促进学生高效阅读
教师在引导学生们进行综合性的阅读时,需要重点关注对学生们的阅读评价。在学生看来,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评价,就是对学生实际阅读学习效果的定论。因此,教师需要在评价学生实际阅读学习效果时,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考量,采用积极有效的阅读评价,使之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积极高效的阅读知识学习。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指导小学语文高年级阶段的阅读理解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们的阅读学习实际,运用相关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系统性的阅读教学。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阅读的知识内涵,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东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91-92.
[2]侍冬梅.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提升策略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82.
[3]周樱蓉.提升小学语文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