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芳
山东淄博第五中学 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这些年国家提出了新的教学政策,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在学习中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可以积极将提问教学引入到课堂上,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自身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提升自身的语文学科素养。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研究进行浅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研究
引言: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语文讲课的过程中,开始积极将提问教学引入其中,但是提问的方式基本上是面向班级全体学生进行提问,没有对学生的语文基础进行全面分析,降低了提问教学的质量。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采用提问的教学方式时,应通过多样的方式提升提问的艺术性,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投入到问题研究中来,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
一、立足学生的语文基础,进行分层提问
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有所不同,导致他们的语文基础也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提问的引导方式时,需要对学生的语文基础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他们的语文学习情况,制定分层的提问内容。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过去语文考试成绩,分析他们的语文基础;其次,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上课回答情况以及作业完成质量,总结他们的学习态度。当教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可以结合这节课的讲课内容进行分层提问,促使班级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例如,在讲到“济南的冬天”时,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体会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要求学生学会描写景物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由简到难的方式,给学生制定难易程度不一样的问题。比如,每个段落的中心大意是什么?从哪些句子和词汇可以观察出来?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是什么?作者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等。当教师将问题拟定好之后,可以将班级上的学生按照语文现实情况进行分队,在分队的过程中尽量将语文基础优秀的学生和语文基础一般的学生组织到一起,这样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各自身上的优点,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当教师将学生分好队伍之后,可以将前面拟定的问题均匀分布给每个队伍,让语文基础一般的学生负责解决那些简单的问题,让语文基础优秀的学生负责解决那些较难的问题,这样促使班级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因为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弱,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对学习优秀的学生产生依赖感,在探索问题时也是以优秀学生的解决思维为主,为了培养不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可以让他们负责的问题以及答案,通过自己的语言在笔记本上进行复述,这样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还能锻炼他们的语文组织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以往在提问教学的过程中,通常是由教师给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解决,很少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主动进行提问,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确保语文教学顺利进行,但是降低了提问教学的质量。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前给不同队伍的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制定讲课内容的过程中,自己根据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提问,然后通过分队交流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例如,在讲到“社戏”时,教师可以将这篇文章按照分段的形式,分布给每个队伍,通过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让他们在课前通过分队合作的形式,自己制定课堂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这篇文章的二、三、四段主要讲述了鲁迅第一回看戏的场景,学生在制作讲课内容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为什么作者不适合在戏台下生存?他们为了课堂讲解的内容更加完善,就会在完成讲课内容的过程中,对这三个段落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因为学生的语文基础有限,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可能将目光集中于作者觉得戏台声音较大,影响了自身的听力这一方面,忽略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没有从更深层次感受作者的中心思想。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身份询问他们,当时我国的社会背景是什么?这样学生就会将解决问题的思维放到当时的社会动态中进行解决,促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引下,对自己前面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提问教学的质量。
三、通过系列提问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过去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内容,基本上都是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提问,问题内容的连续性不够高,这样的提问内容导致学生解决完毕之后,还不能有效的将语文知识点建构成一个整体。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系列提问的方式,针对某个知识点设置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使这几个问题连成一个整体,促使学生以其中一个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深入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逻辑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例如,在讲到“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课文都包含哪些人物?这些人物都是怎样称呼于勒?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评价于勒的?通过哪些字词可以总结出来,然后让不同的队伍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能准确抓住文章的关键词,或者关键句子,就会对教师提出系列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因为这些问题看起来是一个系列,却是从不同方面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理解,语文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从人物的讲话入手进行分析,语文基础优秀的学生可以从关键字入手进行探索,这样的提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将学他们的学习潜能有效的激发出来,培养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采用提问的教学方式时,应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习惯,提升提问的艺术性,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投入到问题研究中来,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使得教师能够顺利完成新课改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丽清.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学理论.2011(34):254-255
[2]张先鹤.浅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学周刊.2013(35):110
[3]白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02):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