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0期   作者:柳明欣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柳明欣
        福建省武夷山市百花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效途径,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提高学生发现和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师生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爱的需要和受尊重的需要就会突出出来,成为主要的需要。教师要满足学生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良好的师生之间的沟通能够帮助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对于自我的学习主体性的认识会产生直接和深刻的影响,从而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改变原有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良师益友型的人物,和学生建立起平等亲切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进而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到最大的促进帮助作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探讨式、讨论式、自学式等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到位。
2小组讨论,扩展探索的渠道
        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教师要在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输的同时也要注重交流讨论能力的培养。讨论能集思广益,是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教师多鼓励学生多进行讨论交流以提高彼此的境界和知识,促进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讨论题,让学生围绕讨论材料展开讨论。在进行讨论交流的中,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并给予适时的点拨和必要的帮助。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的给予解答,对于一些学生通过自主讨论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自行交流和解决。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吸取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教学“认识图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如“长方形与正方形共有的特点是什么?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么?”然后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各自说出答案,并阐述理由。

通过讨论,得出一致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推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3注重引入生活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精确的掌握,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知识源于生活,且最终还会运用到生活中。数学这门学科更是如此,不仅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知识的应用,而且还能够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并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有机会多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结合起来,给学生发言和提问的机会以帮助锻炼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例如,在学习“认识货币”这一部分的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向学生介绍各种面值的货币,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货币之间的换算规律,从而认识并记住各种面值的货币,由此掌握上下两级面值货币,并且能够进行十进制换算。具体的游戏活动设计如下:教师事先备好一些学习用品,并指定几名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扮演顾客的学生用十元钱购买价格不等且数量不一的学习用品,然后再互换身份。借助模拟日常活动的游戏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其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4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中,开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充分利用教具的演示、学具的操作、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对学生进行点拨、解释,归纳总结,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名字活动中不断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要尽可能随着学生动手操作而展开,使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学生可接受的形式,达到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目的。
        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时,让学生出示自己准备好的三个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硬纸板,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每一个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再由学生报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教师迅速、准确地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从而加深学生对于“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的印象。
5小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绘影.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科学咨询,2020,(25):112-113.
[2]刘晓晖.试论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魅力中国,2020,(40):387-3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