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晖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第二中学 青海 海西州817079
摘要:在以培养学科素养为基础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了解物理课程在学生素养发展历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形成物理课程的学科素养。本文研究了初中物理课程在基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背景下对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学科素养;关键能力
将学生培养成拥有学科素养的优秀人才,是对学生进行学科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初中物理学科素养教育着重于培养学生在概括理解、实验探究、运用和创新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这种学科素养所体现的方法和态度将会成为一个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的基本素质。
1.物理学科素养中关键能力的培养
1.1事物观察能力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所能到达的高度和深度取决于学生的事物观察能力。在初中的物理课程中,很多基本的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都能够在实际生活或实验过程中直接观察得到。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后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物理规律。长此以往,学生的事物观察能力将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1.2 概括理解能力
概括理解能力是指学生通过概括和推理,在掌握相关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分析事物特征,提炼有效信息,形成一定的认识,并据此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后,再从有效信息中推理得出的事物特征和规律,概括理解、归纳整理得到新的知识。概括理解能力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发展学生面对新事物的求实精神和存疑精神。例如,在接触物体“密度”的相关知识点时,可以用不同材质的固体材料进行实验,引导学生使用量筒和水测量固体的体积,使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让学生对比不同材料的相同体积的固体、相同材料不同体积的固体的测量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实验数据中暗含的规律。学生在测量物体体积和质量的过程中,会对陌生的新概念有较强的直观性,更好的理解新知识。学生根据实际操作的实验数据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得到具有完整事实依据佐证的结论。
1.3论证分析能力
物理是一门重视论据和论证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在关键时刻帮助学生提取事物的关键信息,整理分析实验数据;辅助学生提出相关假设和猜想,根据对数据处理后的结果进行判断,并通过实验得到最终结论,解决存在的问题。另外,教师在注重学生论证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分析和解释。
学生要有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复杂物理现象的能力,并能够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完整的表述。例如,当学习弹簧测力计原理时,研究弹簧的材料、长短、粗细等因素对弹簧劲度系数的影响:使用不同材料、不同粗细、不同长短的弹簧设置实验对照组获得实验数据,分类比较、归纳总结,最终得出实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到结论,也可以通过实验结果论证了结论。
2.针对关键能力的教学模式
2.1创设情境:基于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事物观察能力
学生理解一个未接触过的物理概念,需要一系列的观察分析,通过逻辑思维能力,将事物的共同点抽象整合为一个新的知识。所以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尊重自然事物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升感知能力和抽象能力。创设教学情境并提出问题假设,可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抽象能力。例如,在学习“内能”方面的知识时,通过让圆球在斜面滚落推动小球、橡皮筋弹射小球等实验场景,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运动物体的共同特征,指引学生得到运动的物体具有“能”的概念。教师要确保学生新学习的知识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地学习更难理解的知识,学习才能持续进步。
2.2抽象概括:基于领悟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理解能力
抽象是对已经观察到的物理事实进行有效处理后得到物理规律的过程;概括是基于抽象的结果,把特有规律扩大到某一类事物,得到一般认知的过程。概括理解能力是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的,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抛出问题,给学生适度的空间和时间,结合现有的学习资料和方法,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深度学习的思维模式。概括理解能力在抽象和概括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了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转变。
2.3判断辨析:把握本质,增强学生的论证分析能力
判断事物的属性、特征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对不同事物进行区别辨认是辩证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物理学习过程中,很多容易混淆的概念需要判断和辨析。学生需要把握住事物的本质,熟知事物的属性和特征,明确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不断的将新知识融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在脑海中形成逐渐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
3.总结
初中物理课堂是学生接触物理学科素养的开始,对学生培养基本学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具备良好学科素养的基础上,应当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将学科素养的三种能力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一个学生具备良好的物理学科素养不仅反映了物理课程的价值,而且有益于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飞.基于学科素养视野下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1):121,143.
[2]陶俊.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自能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创新人才教育,2019,(4):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