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遐
四川省广元外国语学校 628017
摘要:众所周知,导学互动中的核心就是学与思的结合,也就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导学议练悟”教学理念下的数学课,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悟”起来,而其中还有的就是五步教学法:导、学、议、练、悟。本文主要探讨研究的就是导、学与悟三方面,可以帮助提高学生在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通过教师的“导”促进学生的“学”,通过学生的“悟”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导学互动;学与思结合;初中数学
前言:在当代初中课堂的探索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忽视,需要我们重视并解决。与此同时,信息化的教学过程和学生个体差异性的不断改变,也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具体明确提出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解决措施,使课堂模式符合当代信息科学化飞速发展的事实情况[1]。这样,当代初中教育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价值,为初中生后续学习及成长提供有效的帮助。当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对仅有的课本知识的掌握,更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未来去思考,对现在的学生应该是创造性的,成长性的。学生的未来学习能力与其思维能力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当代初中课堂模式摸索中,必须注重初中生的未来发展。
一、教师的教学指导要科学有效
在落后的教学观念,教师习惯于将题目解答的过程,答案原原本本的告诉学生,让学生依据答题套路,毫无更改的背诵答题模板,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是失败的[2]。教师应要明确责任,而不是一味的仅仅抱着完成教学任务的消极态度,以为规定的教学大纲压缩学习时间,这样对学生自主学习思维的发展起着消极的作用。应该在教学课堂上为学生留有足够自我思考的时间,教师观察学生的薄弱区域,与学生共同探讨。这样既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思维方式,也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在解答难题的过程中,对一些思维能力更拔尖的学生需要有很高的自主学习的标准,那就是让这部分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寻求问题的多种解决方式。发展这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可以达到的更高水平,发展学生的潜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新要求。教师依据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因时制宜,合理想到解决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除了教师在教育方式上的指导作用,在课堂上新课程的科学导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一节数学新课的开始,教师要对课堂的导入进行精心的准备,运用有趣的话题或者诙谐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一开始就帮助学生沉浸于课堂中,例如在北师大版讲解数学“数轴”的知识时,就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上一章的“丰富的图形世界”,让同学自主回顾在之前的图形学习中,我们获得了哪些知识,再通过一些习题的讲解,帮助学生回忆,巩固学习,再导入新课“数轴的学习”。在进行数轴的学习时,需要以图形世界作为铺垫,为其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思维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佳伴侣,认识到这一事实,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理可以加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为教师培养成长性思维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支柱。
教师依据学生个体差异性灵活安排教学,层出不穷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出现,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种工具辅助教学。但更为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具体实践操作,则需要教师专业性的发挥,依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个体差异性,对班上全部学生因材施教,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使所以学生主动投入到对知识的学习中去,促使社会总体学习达到平均水平,保证了初中教育的教学品质,确保了学生可以在初中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学到新本领。
一是需要有敢于质疑的声音。数学是来自于先人们的不断探索中并且仍在不断完善的一门学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时间的推移,数学理论知识一直在推翻重建,而数学教学也一直在进步,所以教学需要教师的不断提出问题,学生敢于反对。比如在认识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时,教师举出反例,引发学生质疑[3]。
二是主动寻找问题答案。数学思维是理智的,需要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学习整式的运算时,需要学生引导学生发现单项式和多项式运算的区别,甚至是可以自主进行相关习题的提前学习。
三、加强学生的悟性
对于如何进行学生悟性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式进行改善:首先是加强同学间的合作讨论,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对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让学生推动的课堂发展,在教学中,要逐渐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大胆的开展新式的教学课堂,给与学生充足的课堂讨论时间,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寻者[4]。在课堂的组织上,需要充分留足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在授课语言上也要让学生理解到学习是自身的事,学习课本是属于自身的、学习器具也是学生自己的、学到的知识就更是学生自己的,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独立性,在高昂的状态下解决数学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再是要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需要与实际的生活相联系起来,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大部分课本中的数学知识与生活都是有联系的,在开展数学教学时,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面对一些生活问题时,可以尝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通过自主思考,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解决也能发挥自主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在我们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在学中做与做中学两者积极转换,同时,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要从意识发生改变,要从意识上充分的重视教学模式创新的应用,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环节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知识迁移能力。学生也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数学学习向着更加高效的目标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英."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文理导航,2016,000(10Z):P.14-.
[2]隋丽丽.多元化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9,000(007):180.
[3]陈强梅.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与"思"探究[J].成才之路,2018,000(009):25-25.
[4]唐玮.让学引思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初探[J].数学大世界(初中一二年级版),2019,000(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