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莉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象鼻街道中心幼儿园 644012
摘要:种植活动是我国幼儿园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对培养幼儿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创造性思维等方面有着不同忽视的作用,是同时落实知识教育、素质教育的一种关键途径。基于此,深入思考并探索幼儿园种植活动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路径及有效方法是一项重点课题,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此展开分析和论述,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有益参考,共同推动广大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种植活动;合作意识;培养策略;行动力
引言
种植活动是拉近幼儿与大自然、与社会环境之间距离的一种重要途径,以引导幼儿去观察、发现和探索,并以师生互动、团队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活动任务,助推幼儿团队合作意识的逐渐形成,满足当前教育形势对幼儿教育的多元化要求。想要促进幼儿园种植活动规范、高效的开展,就必须立足于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发展实况,充分挖掘有价值的活动资源,并以丰富新颖的活动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积极投入到种植活动中,完成思维能力、行动力的有效锻炼,促进种植活动的价值最大化。
一、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的意义
作为幼儿园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种植活动在“育人”方面的效用极为显著,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眼下来看,我国大多数幼儿普遍缺少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对大自然的了解少之又少,致使幼儿在情感发育 、能力发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幼儿园种植活动则为幼儿与大自然进行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近距离观察植物,分析植物的特点、习性、生长规律、营养所需、生长环境等,使幼儿对自然生物以及周围世界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感悟生命的生生不息,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其二,加强对幼儿实践技能的锻炼。种植活动强调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头脑能力和行动力的同时发挥,经过亲身参与并感受整个植物的种植过程,一方面能引发幼儿的情感触动,完善其核心素养,另一方面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使其具备行为的独立性。
其三,促进幼儿合作意识的有效养成。在种植活动中,幼儿需在教师的指导和带动之下,与伙伴共同完成整个活动过程,最终达成任务目标。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幼儿都生长于衣食无忧、呵护备至的家庭环境,这不可避免的使得部分幼儿形成一种自私、不尊重别人、自我意识过强的不良品质,但随着种植活动的落实和深入,为不同个性、不同特征幼儿之间的相互磨合创建了更广阔的空间,对促进幼儿合作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的良好发展大有裨益。
二、幼儿园种植活动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策略探讨
(一)趣味导入,激发幼儿合作兴趣
在幼儿园种植活动中,设计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导入是提升幼儿积极性、促进整个活动高效开展的重要保障。正因如此,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心理需求、思维特点等对活动导入做出科学巧妙的设计,借助一些实际案例、趣味故事或者其他引人入胜的小常识等种植活动的正式开展创建一个绝妙的开端。
如笔者对种植活动的导入环节做出了这样的设计:先用多媒体设备呈现出高粱、稻米、小麦等的图片,并提问幼儿“你们认识这些农作物吗?这些农作物是怎么生长出来的?”,让幼儿经过思考和讨论之后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儿会说这些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而有些缺乏生活常识的幼儿可能并不能正确分辨出这些农作物,教师则需对此做出简单的介绍。接下来,再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粮食是如何种植出来的吗?”,就此引入农作物的整个种植过程,使幼儿对植物特点、种植方法等有所掌握,为后续种植活动的正式开展做好铺垫。
(二)分工合作,推动活动有序进行
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应将所有种植活动中更能够用到的工具摆放出来,对各种工具的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做出一一的详解,如铲子用来挖坑、填埋,水桶用来盛水、浇水等,同时需强调种植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保障全体幼儿的个人安全。
在活动中,将幼儿均衡的分成若干个小组,并要求其以小组为单位正式开始种植。第一步,测量每行之间的距离,并用铲子挖坑,坑的深度应保持在3寸左右,教师让幼儿以自己的手掌进行丈量,大致等同于幼儿一个手掌的宽度;第二步,要求幼儿在每个坑内投放3-5粒种子,然后填埋土壤,将坑压实;第三步,用水桶盛装清水,并在每个填埋好的坑上面淋浇适量的水。在此过程中,有的幼儿负责挖坑、有的幼儿负责播种、有的幼儿负责浇水,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小组都以科学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操作,推动种植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然,由于幼儿对种植方法、操作步骤等的掌握并不十分熟练,在活动中不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坑内投放的种子数量过多、浇水量过大、坑的深度不够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幼儿一定的引导和纠正,让幼儿在自由发挥的同时收获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经过这样一整个过程,幼儿的积极性、行动力都有所提升,更有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
在种植结束之后 ,应要求各个小组对自己种植的植物做出标记,便于日后辨认。与此同时,需鼓励幼儿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定期为植物进行浇水,清除植物旁边的杂草,为植物的健康生长创造一个有利环境。等到植物完全生长出来之后,可带领幼儿共同观察并比较哪一组的植物长势最好,给予获胜的小组一定的赞扬和奖励,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同时安抚活动任务失败的小组,激发其斗志和求胜心,为后续种植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种植活动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幼儿园实践活动,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方面的作用极为显著。在幼儿园种植活动中,应对活动导入环节做出巧妙的设计,以激发幼儿的合作兴趣,并帮助幼儿科学规划和安排组内各个成员的分工,使其借助团队的力量完成最终的活动目标,提升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幼儿合作意识的有效养成。
参考文献
[1]姚娟娟.关于开展幼儿园种植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文学教育(下),2020(08):190.
[2]吴爱珍.探析幼儿园种植活动的教育策略[J].华夏教师,2020(07):51-52.
[3]黄莉芳.探究幼儿园种植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