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银雪
广西南宁市横县六景镇良圻小学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在当代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小练笔的结合愈发紧密,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可是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存在些许问题,老师的教学模式没有真正得到改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以占据主动地位,而且学生的阅读量较少,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如今农村留守儿童较多,未能对学生形成良好的监督作用,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学生读与写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衔接,总体成绩不理想,影响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因此,本文将立足于当前语文阅读与小练笔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练笔;阅读教学;
新课改之后,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弱化自己对课堂教学中掌控作用,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小练笔进一步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续写等等,鼓励学生将读与写的知识融会贯通,利用小练笔的形式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快速锻炼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资源,尽可能提高农村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一、探究目前语文教学中小练笔存在的问题
小练笔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篇幅短,内容质朴,写作时间快等鲜明的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挖掘学生对语文写作的积极性。但是正是由于小练笔篇幅短,形式多样的特点,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布置小练笔有关内容时充满了随意性,对于学生的仿写内容不注重,让小练笔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学生不上心,最终导致原本的教学目标无法良好完成。
在部分语文教学中小练笔也逐渐出现了过于模板化的问题。教师将小练笔当作丰富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穿插到到课堂之中,可是学生相关素材积累不够,即便是根据阅读内容进行仿写仍旧是绞尽脑汁,只为应付课堂内容,整体的积极程度不高,导致教师在之后的教学内容上无从下手,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小练笔,可是并未真正将阅读和练笔结合起来,仿写续写难以展开,读和写之间仍旧衔接不上,没有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和整体的思考,将读写两部分生硬分开,最终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显著,阅读和写作都无明显提高。
二、阅读教学与小练笔有机结合的有效策略
1.积累素材,探究小练笔实践的多样性
阅读是积累素材的重要过程,而素材则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一大利器,丰富的素材能够让学生利用最短的时间写出流畅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将优美的词句段落或是相关的修辞手法积累下来,将积累到的词句用到自己写出的段落里,从句子开始而后扩展成为段落。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更多有关小练笔实践的方式,不局限于文章本身,可以采集学生的主体意见,寻找更多更有趣的小练笔实践。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比如根据学生们的主体特色设置合适的小组,讨论优美素材中的精彩部分,并根据自己提炼出的精华内容,进行有关故事的续写,或是模仿文章的行文脉络,更好地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丰子恺先生的《手指》这一内容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仔细阅读。并且展开自己的手指与文章中所描写的内容相对应,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
在教学中想要阅读和小练笔真正结合起来,首先要引导学生真正将文章内容阅读下来,在整体阅读之后引导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段落画出来,并且在小组中讨论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自己进行手指的描写应该会怎么写?主题思想会突出什么?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与文章中的内容进行对比,发现自身写作时的不足之处,并且尝试将自己文章的写作方式带入到自己写作时,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主动阅读,鼓励学生动手写作,并且积累素材时可以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搜集更多有关丰子恺先生的文章作品,进行相关写作素材的积累。
2.创新方式,阅读教学与小练笔一体化
在当代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无法真正的分割开来,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发现阅读和写作的内在关联,明白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模式上,教师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善,积极创新现有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们的主体意见,根据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来设置小练笔,并且在小练笔题材的安排上与课堂中阅读教学的内容紧密联系,可以引导学生对段落进行仿写,或者让学生集中讨论阅读文章之后,自己对文章还有哪些比较不明白的方向?亦或者是如果此篇文章让学生自行结尾,会续写出什么样的故事?创新多种小练笔模式,注重小练笔的内容,不再让其流于表面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向更多的小练笔模式,形成阅读和写作的整体思维,将两者学习的内容真正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更好地完成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促进语文教学的有利发展。
比如,在讲述丰子恺先生的《手指》这一文章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根据题目内容自己进行小练笔的实践,之后在小组学习中对每个学生进行点评,学习不同学生文章中的优势。教师在进行文章的阅读教学时鼓励学生对文章中的内容抒发自己的观点,询问学生对文章的真正看法,并且在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学习后,将学生的小练笔内容与文章内容进行对比,让学生互相说出自己内容的不足之处,以及通过文章的学习,自己又学习到了哪些写作技巧或者积累到了哪些优美的词句。在文章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进行小练笔实践,并且将三篇文段进行对比,进行自我批改,并且在班级中选出优秀作品,再次鼓励学生进行学习,真正在课堂学习中做到阅读和写作一体化,学会知识并且学会运用知识。
3.激发兴趣,教学中增添多方互动趣味
在任何学习过程中,兴趣都是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源动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想要将阅读和写作互相结合,首先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发挥自身在课堂学习中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相关的写作与阅读课题,并且在教学中加强互动,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加强互动学习,在生活中也可以加强交流,感悟生活,拓宽自身的写作思路,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小学语文学习的效率和有效性。
比如,在进行学习丰子恺先生的《手指》这一文章内容时,根据学生的特色设计专门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对自身手指的观察,并且在小组讨论中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论述五个手指有长有短分别又有哪些作用?每个人的手指都是不一样的,那都有什么差别?也可以鼓励学生回家之后观察家中长辈的手指,对比其中的区别,并且引导学生对长辈进行有关手指的采访,通过细节感悟生活,让学生更好地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内容相结合,写出充满感情色彩的文章,不再一味追求华丽辞藻,探寻文章背后的深意。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小练笔能够更快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可是在当代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阅读和写作的相互结合,将两者真正结合。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本质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结合,两者是相互成就的,所以在越来越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今天,教师在课堂中更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促进写作和阅读的共同提高,探索新型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在学习中收获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秀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途径与方法[J].新课程(上),2018(2).
[2] 鲁莉雅 . 多维小练笔成就大精彩 ——浅谈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中提高“小练笔”作业实效性 [J]. 课外语文,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