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7期   作者:  谷梦杰
[导读] 绘本具有较强的画面感,让学生结合相应的画面进行写作,
        谷梦杰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12小学       831400
        摘要:绘本具有较强的画面感,让学生结合相应的画面进行写作,可以降低学生的写作坡度;绘本具有丰富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灵感,提升他们的写作想象力;绘本具有较强的育人性,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提升他们的写作深度。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绘本的优势,进行语文写作方面的授课,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度,增强他们的写作能力。本文注重从绘本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可行性、意义以及策略三方面,开展此部分内容的论述。如有不足之处,希望得到同仁的宝贵建议。
        关键词:学生绘本;小学语文;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如下的问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高;写作内容较为干瘪,且缺乏形象力等等。针对以上现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将绘本与写作融合,并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在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充分将绘本知识,运用到写作中,促进学生文章的丰富性、感染力以及深度性,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获得良好的语文写作教学效果。
        一、绘本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可行性
        众所周知,低年级的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小学语文教师通过绘本的方式,开展语文写作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写作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从写作的角度,运用绘本知识,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
        与此同时,绘本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的。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图片,了解绘本中的内容,而且还能增强学生阅读能力。除此之外,绘本图片与图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通过阅读绘本,学生可以真正感受到绘本中故事情节的变化,并在此过程中,真正促进学生思维的完善,增强学生的文字表达逻辑性,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基础。
        二、绘本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意义
        (一)绘本可以激发学生综合写作能力
        小学生通过写作,可以展示个人的思维,以及心路历程,并在此过程中,进行相应事件的反思,真正增强文章的写作深度。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写作往往需要相应的灵感,以及足够的素材。为此,小学语文在开展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绘本,充分运用丰富性的绘本内容,让学生寻找更为适合写作的素材;运用趣味性的绘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并促进学生文字的选择能力,句段的重组能力,整体文章的构思能力,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让他们在写作中,从绘本中受益。
        (二)绘本可以丰富学生的个人情感
        众所周知,绘本内容包罗万象,既包括社会人文知识,又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多种多样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眼界。与此同时,学生可以融入到各种趣味性的绘本故事中,并真体会绘本主人公的喜怒哀乐,真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种体验,运用到小学语文的写作过程中,真正在增强学生文章感染力的同时,也丰富学生文章的内容,真正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绘本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策略
        (一)仿写绘本内容,丰富学生表达
        仿写是写作的开始。在具体的小学生语文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绘本中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仿写,比如,仿写绘本中的语言,仿写绘本中描写手法等等。

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并构建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连接,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学生以绘本为载体,进行相应文字的表达,并注重让学生模仿绘本中的表达形式,提升他们文字表达的丰富性,促进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阅读绘本内容,激发学生想象
        众所周知,写作的本质是基于现实基础上的合理想象,并在此过程中,真正调动作者内心的情感体验,让他们的文本写作更具有感染力、生动性。在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绘本阅读方式,让学生结合具体的绘本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并构建绘本内容与个人情感的连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增强。
        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讲授学生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并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对相应的绘本内容进行梳理,从而真正增强学生写作的逻辑性,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第二点,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构建个人感知与文本内容之间连接,并引导学生运用个人的想象,充分运用绘本内容,丰富个人的文章,促进学生文章表达的丰富性和感染力。第三点,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积累的好习惯,即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积累个人感兴趣的绘本情节,并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复习,从而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对绘本写作思路的认知达到由量变积累,向质变飞跃的目的,让学生活学活用积累的内容,促进学生写作想象力的提升,增强他们写作的丰富性。
        (三)续写绘本故事,提升写作能力
        在绘本的故事中,有两条主线。第一条是图片故事主线。第二条是文字故事主线。小学语文教师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针对绘本中的留白之处,让学生在结合绘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地想象,即进行相应绘本内容的续写,让学生在续写绘本的过程中,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乌鸦和狐狸》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续写绘本故事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结合已掌握的绘本内容,进行相应的续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绘本续写,既基于原著,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增强他们的写作能力。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续写的方向性,教师走入学生中,并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真正在了解学生故事写作思路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的绘本写作更具有逻辑性和想象力。在此,教师对一位学生的绘本写作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小陈说:“在一百年后,一个饥肠辘辘的小狐狸在湖边寻找食物。突然,一个黑影从眼前闪过。它抬头一看,这只黑影原来是一只年轻的乌鸦。这只乌鸦的嘴里叼着一块肥肉。狐狸特别想吃到这块肉,并尾随乌鸦。乌鸦落在松树上。狐狸看到那棵松树,迅速地跑过去。它对乌鸦说:‘你好,乌鸦姐姐。你身上的羽毛好漂亮呀!又黑又亮!’狐狸看到乌鸦的表情,想到祖先讲过的话:乌鸦喜欢听到赞美。你可以想办法,让乌鸦的嘴张开。与此同时,狐狸在思考:乌鸦可能也在思考它的祖先的训诫。这只狐狸狡猾地说道:‘乌鸦姐姐!你是不是也在想你祖先的训诫?它告诉你,不要张开嘴?’乌鸦的心思被狐狸猜中,便会心地一笑。与此同时,乌鸦在笑的过程中,张开了嘴巴。这块肉正好落入狐狸的嘴中。在故事讲完后,小洛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客观地看待自己,不能被别人的花言巧语所蒙骗。’”通过运用续写故事的方式,教师不仅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相应的想象,从而让学生的写作内容,更具有丰富性。
        总而言之,在运用绘本,开展语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在深入研究绘本的基础上,构建绘本内容、写作教学以及学生认知三者之间的连接,构建出最为接近学生认知的写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思考中,表达中,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天荣.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如何有效运用绘本[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7(03)
        [2]李晓娜.学生绘本在小学语文写作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6(20)
        [3]鲁娅妮.如何将绘本融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