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7期   作者:葛丽芬
[导读] 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学的重点方向

        葛丽芬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中心小学,213135
        摘要: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学的重点方向。小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兼具人文性和道德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本文以实际教学为背景,阐述在核心素养观指导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新教改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教学活动,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展现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注重发掘语文教材的文化内涵
        语文是小学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对其他学科也有重要的影响。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的重要渠道,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身心发展和认知能力尚未健全,教育专家在编写小学语文教材时充分考虑到了小学生的特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文章的内涵还是思想都是通俗易懂的。教师要想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深挖教材,围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四年级语文《盘古开天辟地》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初步掌握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情节,学生通过阅读知道,盘古在开天辟地之后,将自己身体的一切奉献给了人类,分别化作山川日月,江河湖海,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在学生基本掌握故事内容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思考,盘古开天辟地所展现出来的精神有哪些?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随着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逐渐得出了,盘古作为世界的创造者,为人类带来了第一缕的阳光,他将自己的身体全部奉献给了人类,体现出了盘古的无私奉献、甘愿牺牲和舍己为人的精神。这样一来,学生对《盘古开天辟地》这篇神话故事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不再仅仅停留于故事的本身。并且,通过对这篇神话故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指引学生在阅读其他神话故事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对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教师要教师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不断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积极进行自我提升。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四年级语文《小英雄雨来》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然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问题一:小英勇在雨来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问题二: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小英雄雨来是如何做的?问题三:在校英勇雨来身上,我们能够学习到什么?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小英勇雨来,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少年,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之下,依然不为所动,保持着沉着冷静,拥有着机智勇敢的坚强品质,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小英雄雨来身上的特质原因,即因为雨来深深爱着自己的祖国,爱着自己的家园,对待侵略者不屈不饶,坚持斗争,坚决将侵略者赶出自己的祖国。通过本文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小英勇雨来身上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特点,还要让学生意识到,今天的和平美好的生活,是无数先辈用鲜血换来的,让学生珍惜眼前的生活,并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注重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课堂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也是小学生增强知识,开拓见闻的主要渠道。新教改提出,学生不仅仅要完成课堂的基本学习,还应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建立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抗美援朝的背景展开教学活动,在讲解本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分析抗美援朝的背景,以及在抗美援朝中所取得的成绩。让学生明白,今天的和平环境,是很多英雄人物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一起走进博物馆或者听一听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将成为一名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下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日后更好地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观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兰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7,(6).158-159.
[2]朱艳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7,(7).43-44.
[3]张少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2).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