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商店镇中心小学 251800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且是广大先贤留下的智慧的结晶,并以其独特的艺术内涵和魅力影响着我们子孙后代。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加强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且语文课堂又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在教学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本文主要探析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以期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路径;探析
随着我国社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自觉提高了对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同时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积累与沉淀,反映了我国深远的文化历史和精神文明。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有效的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并不断的探索创新其教学的方法和路径,有效的提高小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和良好的基础。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好备课工作,在备课过程中,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可以说是同类文章中的典范和精华,同时也是这一单元所涉及的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更是教师对小学生展开教学和拓展知识的重要依据。其中语文教材中很多古诗词、以及文章都是记载着我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讲《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讲讲关于诸葛亮这个人物的故事,让学生们了解诸葛亮的聪慧机智,发明了很多新事物,如孔明灯等,还为刘备提出了很多治国之策,使国家繁荣昌盛,诸葛亮直到现在也一直被我们后人称之为智慧的化身,诸葛亮的智慧在《空城计》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还有他那爱国主义情怀,大无畏的精神,以及为人臣子的忠义。为了报答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点在初中教材的《出师表》中也有所体现,诸葛亮这个人物真的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对文章背后内容的深度挖掘,来激发小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感受其中的内涵,学习其中的精华所在。
二、实施传统文化拓展活动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拓展,虽然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但是其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而传统文化却是无处不在,为了保证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有意识的让学生在实践的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现在我们过的很多节日的由来就是根据中华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在过相应的节日的时候给学生们细细的讲解一番,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处不在,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们讲讲这些中华传统节日的历史故事,以及过节日的一些风俗习惯。例如,清明节的时候是为了寄托我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悼念之情。端午节是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全国人们都会吃粽子,还有的地方会有赛龙舟的比赛活动。中秋节,是一个阖家团圆的节日,我们在这个节日的时候都会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月饼,晚上还有赏月的活动。还有春节,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大年,小朋友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会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元宵节吃元宵等等。小学语文教师通过给学生讲这些传统文化节日的小故事,让学生在过节日的时候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并且还可以把这些情感以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和运用的能力,并且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可谓是起到了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三、组织传统文化专题活动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有意识的举行一些传统文化的专题活动,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在班级中开展古诗词诵读大赛、成语故事演讲比赛、或者是进行优秀历史人物的手抄报比赛等等。通过这些传统文化的专题活动,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并且在活动中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四、加强传统文化课外书籍的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课外书籍的阅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例如,在给小学生讲了关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古诗以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去阅读《杜甫传》,详细了解杜甫的一生,并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还可以写下读后感,并组织学生对于自己读后感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同时,还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可以使语文教育根植于更深厚、更肥沃的土壤之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创造了一代又一代自信坚强的中国人,因此,从小加强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加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推动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07)
[2] 宋晔.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中华文化的引入与教育方式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20(07)
[3] 张德琼.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方法之我见[J].读写算.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