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钰华
新疆吐鲁番鄯善县第二中学 838200
摘要: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是学生成绩无法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某一种有效教学方法的过度依赖,是造成知识应用灵活性和有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在当前教育教学中,思维导图是人尽皆知,且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虽然使用很频繁,但对它的认识却不够深刻,如何发挥出它的最大价值来提升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是每一位老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本文将对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导图;语法教学
一、探寻思维导图的本质
从很早开始我们便教育学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现象很容易,但看清本质就很难了,特别是当我们看到那些华丽无比,且对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有直接帮助的现象时,一旦问题得到解决,或者满足了我们当前需求时,探寻本质这一行为就会变得奢侈无比,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之一。关于思维导图,它最大的卖点就是观赏性和极具现实意义的记忆功能,有人认为思维导图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其实不然。思维导图的确有助于我们将大脑的思维过程表达出来,并且通过这个过程不断地审视自己思考的不周之处,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计划。由于思维导图是学习者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思维习惯与特点所勾勒出来的,所以它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学习者的思想。相比用华丽的外表去吸引学生的注意,相比以强大的实用功能为由去教学生如何构建思维导图,我认为,不如鼓励学生尝试将他们头脑中的思想绘制出来,并且要保留住自己的特点。
二、探寻思维导图与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衔接点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只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利用思维导图去完善学生的思维和思想,而是要基于遵循他们每一个人思维特点的前提下,尝试找出最为合理的构建方式,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他们所学习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因此,思维导图不是老师用来传授语法知识的工具,而是提升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分析当前语法学习现状发现,学生会很容易理解和认识语法规则,基本上能将老师教给他们的语法知识记牢,但在具体应用时,无论是做题还是交际,他们往往无法正确的去运用自己已习得的语法知识,比如对动词不定式和动名词的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研究我发现,这与词汇量庞大、记忆单词数量多、规则复杂有很大关系。期间我曾尝试分门别类地将使用规律总结出来,然后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希望他们在牢记的基础上实现正确运用,但效果很一般,很多学生往往只能记住他们自己认为比较容易记忆的单词,这从他们对单词的使用频率便能看出。在探寻思维导图与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衔接点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到学生的思维惯性,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提升学习质量与效果,而不是将注意力过分集中于知识点上。以学生的思维特点为基础,顺应他们思维的发展方向,鼓励和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和学习经验去构建思维导图,才是我们应用思维导图于语法教学的目的。
三、应用思维导图于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学思路尝试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思维导图的功能和作用,我曾尝试以“残缺式”思维导图作为基础来帮助学生去构建符合他们自身思维特点的思维导图,这对帮助他们复述出自己思考问题时的思维过程是很有帮助的。
建立“残缺式”思维导图框架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中心词完整,部分枝干缺失;另一种是部分枝干完整,中心词缺失。比如建立一个关于动名词和不定式用法的“残缺式”思维导图,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有些动词后面可以接动名词做宾语,有些可以接不定式做宾语,有些两者都可以。但是动词有那么多,学生不可能全部都记下来,即便真的记下来了,也不见得都能应用上,并且随着部分动词使用率的不断增高,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的思维惯性。基于上面论述中,以学生思维惯性为衔接点来应用思维导图于语法教学,我们在建立“残缺式”思维导图框架时,需要将常用语不常用动词分开,并且在适当的使用对这两类动词进行融合。这样,学生便能在不断变化的“残缺式”思维导图框架引导下,逐渐扩展和丰富自己的思维内容,并形成牢固的记忆。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的学习程度不一样,所以老师在分类“常用”与“不常用”动词时,需要以学生自身的使用习惯和对动词的使用频率为基准,而不是教学要求。比如对于有些学生来说,dislike、suggest、finish、keep、consider是常用的;而对于有些学生来说,miss、suggest、consider、forgive、finish、enjoy是常用的,那么我们在建立“残缺式”思维导图框架时,就需要用全部学生所共知的部分来作为引子,这样每一个学生就都能受到启发。
四、思维导图应用案例——以省略“to”的动词不定式为例
初中英语语法内容庞杂,种类繁多,即便是动名词和不定式用法这一个方面,就有很多细小的地方需要学生去注意和记忆,比如上面讲到的哪些动词后面可以接不定式,哪些可以接动名词;再比如不定式和动名词各自的运用规则。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全部有关不定式和动名词的知识总结在一张思维导图里,但这样很难保证学习效果和质量。这个环节我们主要针对“省略‘to’的动词不定式”这一个小的方面来构建“中心词完整,部分枝干缺失”类型的“残缺式”思维导图:
关于“残缺”,我们要保证部分内容学生能够答出来,部分内容答不出来,这样“导图”才会有意义。另外,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发挥辅助学习的作用;但在复课中,特别是在考前辅导过程中,我们使用思维导图更多是帮助学生回忆所学习过的知识,所以对“残缺”部分里的内容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做调整。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思维导图的构建是非常灵活了,因此我们对它的认识和应用方式也要更加开放。
结束语:
语法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是重点也是难点,思维导图丰富了老师课堂教学的手段,但更重要是的它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维。在老师的提示和指点下,学生通过对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学习成绩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对语法知识的运用也会变得更加得心应手。随着学习自信心的不断提升,英语能力也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青.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学生英语,2020(44):38.
[2]田欣.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5):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