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仁强
福建平潭城关中学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物教育实践,首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立足于这些问题又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与方式方法。目的在于让高中生物教学摆脱低效的教育状态,促使着高中生物教学朝着更加优质、科学而合理的方向蓬勃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问题;对策
生物是高中阶段学生们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们理解与掌握基础的生命科学知识及其规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教学效益及其质量一直以来都被广大教育工作者们所高度关注与重视。身为一名高中生物学科教师,我在自身的生物教育实践中发现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总是高效与优质的,而是会时常暴露出一些问题,导致最终的生物教学效益并未如预期中那般理想,学生们的生物素养及其能力也未能获得有效的发展与提升。针对此,我便立足自身的高中生物教育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收获较多,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高中生物教育实践便针对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及其有效的应对策略。这一主题发表个人认识与看法。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
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肯定会严重影响其实际生物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高中生物教师有必要探寻到制约高中生物教学朝着优质方向高速发展的不利因素。具体来讲,其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尊重
纵观当前高中生物教育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时候生物课堂上的教育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一堂课下来大多数时间都是教师在讲,教师在说,而学生们则更多的是聆听,坐在各自的座位上接收来自教师对知识的解释。教育中难见师生间的互动,少见生生间的互动。这便反映出了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尊重的教育模式的不足,即学生们很难全身心的融入到生物学习之中。试想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学生们如何获取高质量的生物学习效果呢?这也是我们高中生物教学所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之一。
(二)过分依赖教材,缺乏同社会生活外延的有效连接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前影响高中生物教学活动更好组织与开展的另外一个因素便是过分倚重于生物教材。诚然,生物是我们高中生物学科组织常规生物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与依据,但是其却并不是唯一的生物学习来源与渠道。显然,相当一部分高中生物教师未意识到这一情况,大多时候大家都是照抄照搬生物教材,很少会有意识地进行生物知识外延的扩充与拓展。却忽视了过于理论化的生物教学却使得学生们未能充分建立起所学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们很容易产生“生物学习无用论”的错误认知,自然也无法从已有的实际生活经验入手辅助自身更好地理解与认识所学到的生物知识。过分依赖教材,缺乏同社会生活外延的有效连接,这也是导致当前高中生物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学生们生物素养及其能力难以获得有效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三)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教育形式
认真观察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常见的问题,即教学的形式与手段较为单一,很多时候固定为常见的几种模式。很少有教师会下意识地思考与分析这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是否符合学生们的学习需求,是否契合了学生们的成长需要,是否更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认真学习,又是否能带给学生们更优质的学习体验与效率。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为此,我们高中生物教学也便暴露出了其存在的一个问题,即过于机械化、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们普遍缺乏学习与参与的热情,其实际的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这也是影响当前高中生物教学效益始终难以获得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忽视了德育教育的渗透,未能契合“立德树人”的教育趋势
当前处在“立德树人”的大背景,每一学科教师都应当担负起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促进学生们道德品质等的更好进步与成长。但是生物学科教师并未能意识到这一点,大家在日常教育实践中还是将目标局限于讲解完教材上的知识点,未能深入挖掘与探索教学中所蕴含的丰富德育教育元素。这便导致我们的生物学科未能契合“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及其趋势,也未能对学生们的德育进行有效的启迪与渗透。可以说,这也是制约我们高中生物学科及其学生们难以获得长远性发展的不利因素所在。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对策
在意识到了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之后,我们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做的不是坐以待毙,也不是消极应对,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立足问题,积极寻找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与方式方法。以下即为高中生物教学中正确且便于操作的有效教育对策。
(一)尊重学生主体,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到生物课堂学习中来
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则在学生们的学习活动中处于引导与帮助的角色与地位。为此,我们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摆正自身的职责与责任,要发挥起指引学生学习的作用,在尊重学生们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让学生们自主参与到生物课堂的学习中来。这是提升我们高中生物学科教育质量的重要切入点之一。例如,在教学“细胞生活的环境”这节内容时,我并没有只是将总结好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们,而是鼓励学生们尝试分析与探索所应当理解与掌握的生物内容。对此,我设置的一些学生们探究的任务为“单细胞与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的比较有哪些区别”“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比较有哪些区别”“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等等。以这些问题为载体,学生们能积极投入到自主尝试与探索的生物学习活动之中,而不再是单纯的聆听、单方面的接受知识。通过自主探索得来的知识,一方面学生们理解与记忆起来更为深刻,另一方面在全身心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们也体验到了生物学习的快乐。这一举多得的良好教育效果显然便充分表明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带给我们高中生物优质教学的积极意义。
(二)践行生活教学,让实际生活与学生们的生物学习有效联系起来
生活是我们所学知识的来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大量我们所学知识的身影与痕迹。为此,我们高中生物教师在日常的生物教学活动中便应当有意识地拉近所学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让生活为教学所服务,让所学到的知识为更好地生活所服务。相信这样一来,学生们在意识到所学生物知识重要性的基础上也能凭借已有的经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更深刻认知与理解,也不失为提升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效益的重要保障。例如,在教学“免疫调节”这节内容时,学生们需要了解免疫学应用的相关知识,针对这一情况,我便为学生们列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打预防针现象,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等方法制成的制剂,接种疫苗的目的在于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抗体与记忆细胞,从而更好地预防特定的疾病。这便是我们注射疫苗的重要原因与生物科学依据。如此一来,学生们便很好地感知到了所学生物知识之于日常生活的有用性,此时的学生们生物学习兴趣浓厚、持续,对“免疫调节”这节内容的理解效果也更为深刻。践行生活教学,让实际生活与学生们的生物学习有效联系起来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证明。
(三)采用多元教学,让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生物教学应当是丰富多彩的,也应当是多元而富有活力的。为此,我们高中生物教师在日常教育实践中不能践行单一的教育模式,而应当想方设法,创新教育手段及其形式,带给学生们更加别致而优质的生物学习体验。例如,在教学“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节内容时,学生们需要了解与掌握生长素的发展过程及其各自的实验。对此,我便采用了信息技术手段直观演示的方式,将不同生物学家的不同实验及其结论等进行了灵活的、具有冲击力的展示,使得学生们不再感觉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知识点琐碎而繁杂,相反感觉其充满了条理性与逻辑性。以此为基础,学生们无论是理解还是记忆起来都更为深刻。再如,在教学“其他植物激素”这节知识时,我便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夯实绘制各种激素间协同与拮抗关系归纳图。单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小组合作与集体的智慧却是无穷的。因此,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推动下,学生们能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好的突破与理解。在节省课堂时间的基础上获得了最大限度的生物教学效果。
(四)融入德育教育,让学生们获得生物知识与心智的和谐发展
“立德树人”背景下德育教育是我们学校教育的主旋律之一。身为高中生物学科教师,我们也应当积极承担起面向学生们渗透德育教育的职责与义务。既注重生物知识的讲解,又侧重于德育教育的渗透,这样才能让学生们获得德与智的和谐发展,推动学生们的长远发展、和谐发展。可以说,融入德育教育,也是提升我们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效益的重要切入点。我在自身的高中生物教育实践中便很好地践行了这一观点。例如,在教学“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这章内容时,除了讲解具体的生物知识,我还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我们人类社会生活与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应当如何科学而合理地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如此一来,便实现了高中生物教学与德育渗透的有机结合,且实际效果良好。
三、结束语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诚然遇到了诸多的问题,导致其实际教学效益不尽如人意,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庆幸的是,我们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们并没有因此排斥与抵触,更没有停止探寻的脚步,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着,分析着,研究着,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带动高中生物教学摆脱了低效的尴尬“泥潭”。在日后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我将进一步积极探索、努力研究,力求为高中生物教学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也让高中学生们的生物素养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所高速发展着、进步着。
参考文献:
[1]蒋陈莉.浅析高中生物教学问题及研究对策[J].文理导航,2019(23):67-67.
[2]杨庭松.高中生物教学问题及对策浅析[J].数码设计(下),2019(12):390-391.
[3]谭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西南北:教育,2018(24):264-264.
[4]李成芳.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及研究分析[J].考试周刊,2018(47):162-162.